啟用鬥谷於菟(子文)不可。”
眾官員都齊聲保薦:“必須此人,方可稱職。”
楚成王於是拜斗谷於菟(子文)為令尹。
楚成王說:“齊國任用管仲,稱呼仲父,如今在楚國為了尊重提高谷於菟的名氣,也應當只稱呼他的字。”
於是,就稱呼“子文”而不再稱呼他的大名了。
這是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發生的事。
子文任職令尹,提出改革方案:“國家的災禍,都是由於君弱臣強所導致的,凡是眾官員的采邑,都必須退回一半的數目歸還給國家。”
子文率先在鬥氏家族開始實施,族人都老老實實地照辦了。
又因為郢城南臨湘潭,北拒漢江,形勝之地,所以把都城丹陽移至此建設城池居住,取名叫郢都。
注:1【郢(yg)城:楚國都城,今湖北荊州市,亦稱江陵、郢都】
2【形勝之地:有可以依據的天險之地】
整訓軍隊,提高技能,選拔人才,委以重任。
認定公族屈完為賢能人士,任命為大夫;
認定族人鬥章有才能有智謀,讓他參加由鬥氏家族組成的軍隊,一同參謀管理軍隊;
,!
任命鬥章的兒子鬥班為申公(族人鬥章才而有智,使與諸鬥同治軍旅,以其子鬥班為申公)。
注:1【鬥章之子鬥班:與前文{文夫人使侍人告急於鬥伯比之子鬥谷於菟,使其入宮靖難。鬥谷於菟密奏楚王,約會鬥梧、鬥御疆及其子鬥班,半夜率甲以圍王宮,將家甲亂砍,眾俱驚散。}有矛盾。】
2【申公:鬥班封地在申地,今河南南陽,所以稱申公。一說鬥班是子文的親弟弟。】
由於子文的一系列政治經濟體制改革,楚國大治(大力發展)。
齊桓公聽說楚成王任用能人治國,大力發展國力,恐怕將要爭奪中原,就想起兵討伐。徵求管仲的意見,管仲說:“楚國在南部地區稱王,地廣兵強,周天子尚不能制約。如今又任用子文治理國家,努力發展經濟,周邊國家平安和諧,現在還不是使用武力討伐他們的時機。況且您剛得到諸侯的擁戴稱霸,在沒有生死存亡的時刻,恐怕各諸侯也不會幫助我們去攻打楚國,如今應當廣交朋友,多做好事,積累恩德和威望,等待時機再出手,那才是長遠之計。”
齊桓公說:“自從先君剪滅紀國,兼併了他的土地,報了九世之仇。鄣國是紀國的附庸,至今未順服我們,我想吞併消滅他,你看如何呢?”
注:1【鄣(zhang)國:公爵,最初是齊太公(姜尚、姜太公)的附庸國,後來被齊太公的曾孫姜虎繼承。公元前664年,被齊國滅亡。今山東泰安市東平縣接山鎮鄣城村一帶。】
2【紀國:姜姓,侯爵,國都在今山東壽光縣紀臺鄉。國土範圍大約包括壽光、濰坊、昌邑、昌樂、萊陽、沂水和煙臺等地。紀國位於齊國以東,兩國以淄水為界。】
管仲回答:“鄣國雖小,其祖先乃是太公的子孫,與齊國同姓,滅亡同姓,可不太仗義。您可以派王子成父率領大軍巡視紀城,宣揚要討伐鄣國,鄣君必然畏懼而前來投降,這樣就沒有滅亡同姓之名,而有佔領土地的事實了。”齊桓公同意執行這個計劃,果然,鄣君畏懼投降。
先在你家門口舉行軍演,炫耀武力,等你害怕了,你就會屈服,主動投降了。古今世界都是同一個套路啊!
這是公元前664年的事。
:()東周列國志註釋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