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從命為孝。棄父之命,即為逆子。世間豈有無父之國?即欲出奔,將安往哉)?”
於是,坦然地啟程出發(遂束裝下舟,毅然就道)。
公子壽再三地哭泣著勸說也不聽從,感嘆道:“我這大哥真是個仁義的人。此行如果被害了,父親將來讓我繼承君位,我對不起我這大哥呀。兒子不能沒有父親,兄弟也不能沒有大哥呀。我應該搶先一步,替我大哥去死,我死了,大哥必然會倖免,父親聽到我替大哥死了,如果能夠體諒這份感情,或許會後悔而改變主意,那樣就可以忠孝兩全,留名萬古了。”
於是趕緊坐上另外一隻船追趕急子,半路趕到,登上急子的船隻,與急子喝告別酒,把急子灌醉,留下一封訣別信,拿起急子的白旄和儀仗,登船向齊國出發。
到達莘野,剛要上岸,就被早已埋伏在此的死士一刀斬首。
急子酒醒後,看到書信,只寫了八個大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
急子感動流淚,急忙啟程追趕。
追到莘野,只見公子壽被人殺死,急忙高喊:“你們殺錯人了,我才是你們要殺的急子啊。”
眾死士一看好嘛,又來一個送死的,甭管真的假的,都殺了回去交令吧。
於是急子也被斬首了。
《衛風》有《乘舟》之詩,正詠兄弟爭死之事。詩曰: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卻說左公子洩,是急子這邊的人。右公子職,是公子壽那邊的人。這倆人得到二人被害的訊息,同病相憐,合為一夥,向衛宣公彙報,請求捉拿兇犯,收屍安葬死者。
衛宣公雖然怪罪急子,卻也憐愛公子壽,聽到這倆兒子同時被害,嚇得面如土色,半晌無言,心痛不已。
又驚又怒,傷心染病,不到半月,死了。
公子朔發喪繼位,史稱衛惠公。
此時即位的公子朔年僅十五歲。
真是人小鬼大,是個幹大事的人才啊。
衛惠公剛一上任,就開除了左、右二位公子洩、職,由是公子洩、公子職怨恨衛惠公(朔),就謀劃著為急子報仇。
衛惠公(朔)的庶兄公子碩(shuo),字昭伯,心中不服,又恐怕遭暗算,連夜逃奔齊國避難去了。
注:【庶兄:同父異母的哥哥,是妃子或小妾所生】
衛惠公即位不久,齊國邀請一起出兵攻打紀國,結果卻被魯國、鄭國聯軍所敗。
正在謀劃復仇,忽然得到報告,鄭國內亂,鄭厲公(子突)被驅逐出逃了,鄭國要迎接在本國避難的前君主鄭昭公(子忽)復位。
,!
衛侯朔大喜,立功表現的機會來了,於是護送子忽還國復位,想要與鄭國修復外交關係。可是鄭昭公復位以後,對衛國並不買賬,沒有感謝的意思。因此衛惠公就又想著與魯國一起贊助出逃的鄭厲公,策劃顛覆鄭國政權的事。
自從衛惠公當上君主還沒有出國進行過外事活動呢,藉著這次與魯國贊助鄭厲公的事,就高調出國訪問去了。
看到國君出訪,公子洩就對公子職密謀:“國君出國了,這正是我們顛覆政權的好機會呀。”
公子職說:“要想辦大事,得事先確定好推舉誰來當國家領導人,以保證人民擁護,國家不亂。”
正商議著呢,有人報告說大夫寧跪(這啥名字啊,寧願跪著)有事來訪,二人請入,寧跪說:“不要忘了冤死的那兩個公子啊,今天正是報仇的好機會。我觀察在眾公子中,只有黔牟(qian u)坦誠厚道,可以輔佐為君主,而且他還是周王的女婿,能夠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