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被孛丁一刀斬於車下。
戎主與滿也速一齊向前衝殺,喊聲大作,殺入城中,逢屋放火,逢人舉刀,連申侯也阻擋不住,只得任其所為,城中大亂。
周幽王還沒來得及組織兵力(未及閱軍),見勢頭不好,用小車載著褒姒和太子伯服,開後宰門(北門)出走。
司徒鄭伯友從後面追趕上來,大叫:“吾王勿驚,臣來保駕。”
注:1【後宰門:即王宮的北門。在宮城牆體上,初期開有城門四座,明朝洪武十年添兩觀,南面的正門為午門,在午門兩側為左掖門和右掖門,東、西門為東華門、西華門,北門為玄武門。玄武門,俗稱“厚載門”,即今誤稱的“後宰門”。所以,明初,還沒有後宰門這個名字,北京元大都皇城叫厚載門,取自《易經》“坤後載物,德合無疆”之意。明成祖建北京紫金城後,北安門民間也俗稱厚載門,後來朝廷認為厚載門犯了皇帝(朱載垕)的聖諱,於是將厚載門改為後宰門。】
2【司徒:官名,主管教化。】
3【鄭伯友:姬姓,名友,周厲王少子,周宣王庶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靜把自己的庶弟封于都城鎬京附近的鹹林(今陝西華縣西北一帶),國號為鄭,伯爵,故稱鄭伯友,諡號桓,亦稱鄭桓公或鄭桓,系鄭國開國之君。周幽王時在朝廷任司徒。】
,!
出了北門,迤邐(曲折連綿)望驪山而去。
途中又遇尹球來到,說:“犬戎焚燒宮室,搶掠庫藏,祭公已死於亂軍之中了!”
周幽王心膽俱裂。
鄭伯友再次命令點起烽火,烽煙透入九霄,救兵依舊不到。
犬戎兵追至驪山之下,將驪宮團團圍住,高喊大叫:“不要放走了昏君!”
周幽王與褒姒嚇得縮成一團(唬做一堆),相對而泣。
鄭伯友說:“事態緊急了,臣拚了這條小命保駕,殺出重圍,投奔其他的諸侯國,然後再做打算(竟投臣國,以圖後舉)!”
周幽王曰:“朕不聽叔父(鄭伯是周宣王的庶弟,周幽王是宣王的兒子)之言,以至於此。朕今天夫妻父子之命,都交給叔父保全了!”
鄭伯馬上教人在驪宮前,放起一把火來,以迷惑戎兵,自己帶領周幽王從驪宮後門衝出。鄭伯手持長矛,當先開路,尹球保護褒姒母子,緊隨周幽王之後。
沒走多遠,早有犬戎兵攔住,乃是小將古裡赤。
鄭伯咬牙大怒,上前交戰。
戰不數合,一矛刺古裡赤於馬下,戎兵見鄭伯驍勇,一時驚散。
大約前行半里,背後喊聲又起,先鋒孛丁引大兵追來。
鄭伯叫尹球保駕先行,親自斷後,且戰且走。卻被犬戎鐵騎橫衝,分為兩截。鄭伯困在垓心,全無懼色,一根長矛神出鬼沒,阻擋者非死即傷。
犬戎主命令四面放箭,箭如雨下,可憐一國賢侯,竟然死於萬箭之下。
左先鋒滿也速,早把周幽王車仗擄住。
犬戎主看見袞袍玉帶,知道這是周幽王,就一刀砍死在車中,並殺死了伯服。
褒姒美貌,暫且饒她不死,以輕車載之,帶回軍營取樂。
尹球躲在車廂之內,也被戎兵牽出斬首。
統計幽王在位共一十一年。因賣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拾取清水河邊妖女,逃於褒國,此女即褒姒也,蠱惑君心,欺凌嫡母,害得幽王今日身亡國破。
昔童謠所云:“月將升,日將沒,弧箕箙,實亡周國。”正應其兆。天數已定於宣王之時矣。
東屏先生有詩曰:
多方圖笑掖庭中,烽火光搖粉黛紅。
自絕諸侯猶似可,忍教國祚喪羌戎。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