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近水樓臺,或為了減少運輸成本,下面供應商,也會在合適的時候遷到這邊。
僅僅產業園區內,未來就會誕生三萬個直接的高薪崗位,間接崗位,還有周邊的服務崗,更是數不勝出。
這波潑天的富貴,他們必拿下。
只要消化了,以後長三角,他們就是絕對的老二。
沒辦法,魔都的地位太超然,如果南邊的深鎮在長三角,也只能當萬年老二。
國內能穩壓魔都的也只有京城。
下午,周義帶著陸良巡視,突然指著吳淞江對岸:「陸總,那邊還有1450畝。」
自從漊水產業園區立項,周邊的房價從18萬每平,一夜之間,暴漲28萬以上。
那麼多企業入駐,肯定會帶來非常多的高階人才,他們也會在這裡安家落戶。
那邊1450畝,可以說是這片區域,為數不多的荒地,跟產業區僅有一江之隔,寬度不足400米,左右都有橋樑,從那邊到這邊,開車都不用20分鐘。
新能源產業區剛立項,恆太丶碧桂園丶華潤等一線地產商都惦記著那裡。
但蘇城婉拒了所有人,專門留下來,只為了給以後的天星科技。
畢竟到了現在,
陸良之心,已經是人盡皆知。
就是為了這碟醋,才包了這頓餃子。
表面上是為了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為周邊的特斯拉丶理想丶蔚來等車企服務。
但實際是為了自己,發展全產業鏈,還繞過公募不能投資實體的限制,在金融市場進行舉牌,又採用購買債券的方式投資。
把因公肥私做到了極致,
按理說,陸良應該被送進去踩縫紉機。
但肥私,需要有個肥私的目標,天星基金跟天星科技,沒有一毛錢的利益往來。
兩家分公司,京城的在研發智駕系統,魔都的據說招了很多應屆生,聽說還在設計車殼子,根本沒有下場的想法。
就像一個無法被選定的目標。
想把陸良送去踩縫紉機,也不知道該用什麼理由,總不能用以後當成現在的藉口。
那就是用前朝的劍,斬今朝的官,把訴狀遞交證監會,別人都懶得搭理他們。
沒發生的事,就不能構成事實。
大公若私,堪稱本世紀最大陽謀。
晚上還有兩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