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光總在風雨後》,就是為紀楠準備的首發成名曲。
這一年的時間裡,李愷在紀楠面前也顯露了一些“能量”,即使給她做一些誇張的工作安排,也不會引起“深入的解讀”。
“我個人建議,你就留在京都市,你們京師大附中就不錯,也可以來京大附中,我幫你找人……如果不想當老師,可以進體制,團總央怎麼樣……不要覺得自己是學音樂的,在體制裡無法施展,是金子總會發光,塵埃不能永遠遮擋陽光……要是覺得不自由,我的一位長輩在京都市有音樂公司,你去了,平時就是唱唱歌,偶爾參加個晚會什麼的……作詞作曲編曲的事兒不用你操心一點兒,甚至日常生活也有經紀人照顧你……”
“我已經申請到開通縣去工作,派遣證已經發了。”一直低著頭的紀楠突然大聲說道。
“不用擔心家裡人,你可以把他們接過來,京都多好啊,吃穿住行,醫療教育都是國內最……你說什麼?”
“我向學校申請到查干浩特市的開通縣去工作,學校的派遣證已經發了。”
“查干浩特?嗯……挺好……挺好。”
朱軍延的參軍地就在查干浩特,原本不知道具體地點,現在知道了。
“開通縣是國家貧困縣,那裡非常缺乏老師。”
“理解,理解。”
“所以我填了個表格,學校立刻就批准了。”
“……”
“我也想為國家做貢獻。”
“你開心就好。吃飯吧。”李愷淡淡的說道。
隨著重生的時間越來越長,經歷和參與了很多事情的改變,李愷的心理也在變化中。
其實,責任是可以擔的,虧欠是可以還的,習慣也是可以改的。
但有的事情大可不必過於執拗。執拗到底,所有相關人未必都能如願。
你的意難平,未必就是別人的難釋懷、放不下、不甘心。
“挺好的。什麼時候走?”
“大後天。”
“家裡知道了嗎?”
“……他們會理解支援我的。”
“那就好……大後天……我們開學,可能……沒有時間送你。”
“沒關係,京都有直達查干浩特的火車,到了那裡……有人接我。”
“那就好。吃好了嗎?”
“吃好了。”
“服務員,買單。”
“我請你。”
“還是我來吧,就算是為你踐行。”
……
“一個臨別的擁抱?”紀楠紅著眼問道。
“不用了,一路順風。”李愷笑著搖搖頭。
【作者題外話】:這兩章寫的不好,畢竟沒有經歷過這種矛盾心情,寫不出那種感覺來。
情節是早就設定的,從小說一開始,就沒打算讓李愷重蹈覆轍。這本小說,最想表達的,就是,你所依依不捨的,可能是別人幹方百計想要逃離的。
想的挺好,寫不出來。經歷,是寫小說的創作源泉,我的泉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