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石膏9份,升丹1份。共研極細末,和勻,裝瓶備用。
林北將九一丹撒佈在創口上,再外蓋一貼太乙膏。
太乙膏不同於其他藥膏,需要無菌棉或者紗布,當初直接就做成了膏藥貼,可以直接貼創口上,先隔火燉烊至微微發軟發燙,直接貼上去。
有消腫清火,提膿拔毒的功效。適用於一切瘡瘍已潰或未潰者。
“好了,隔兩天來換一次藥就好了,沒什麼大問題。”
患者有點半信半疑:“這次能好嗎?”
“肯定能好啊,你按時服藥,按時來換藥,保準沒問題的。”
患者點了點頭。
但張言正這裡出問題了。
小兒本來體溫已經漸趨穩定了,張言正就準備再觀察幾天就出院了。當時小兒的家長都沒注意到。
張言正一直在密切關注小兒的情況,一眼就看到小兒胸口起伏很大,明顯比之前的起伏要大,這說明呼吸喘促。
這就是小兒診斷和成年人診斷的區別。
如果是成年人胃疼的話,他會跟醫生說“我胃疼”,但是小兒只會哭鬧。
如果成年人呼吸喘促,他會跟醫生說“我喘不過來氣”,但是小兒依舊是哭鬧。
成年人肚子餓了,會說“餓了想吃飯”,但是小兒依舊是哭鬧。
哭鬧還是好的,你至少能知道小兒身體肯定有異樣,有的時候不哭不鬧,太過安靜反而可怕。
小兒不會說話,因此必須觀察很細緻,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哪怕只是胸部起伏增大。
張言正隨即捧起小兒的手掌,中醫兒科診斷有一個特點,就是透過小兒的指紋來判斷病情。
指紋有三關之分,分為命關,氣關和風關,食指自虎口向指端,近虎口處的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
《幼幼整合》歸納為“浮沉分表裡,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
浮指指紋浮現,顯露於外,主病邪在表;沉指指紋沉伏,深而不顯,主病邪在裡。
紋色鮮紅浮露,多為外感風寒;紋色紫紅,多為邪熱鬱滯。
紋色淡紅,多為內有虛寒;紋色青紫,多為瘀熱內結;紋色深紫,多為瘀滯絡閉,病情深重。
指紋色淡,不論何種顏色,均主氣血虧虛;指紋色紫,推之滯澀,復盈緩慢,主實邪內滯,如瘀熱、痰溼、積滯等。
紋在風關,示病邪初入,病情輕淺;紋達氣關,示病邪入裡,病情較重;紋進命關,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紋達指尖,稱透關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則提示病情重危。
而小兒的指紋顏色正是深紫而滯,深則說明是熱邪深閉於裡,而這個紫色從風關穿過氣關,命關,是為“由關”,而又直達指尖,是為“射甲”,透關射甲說明病情極其嚴重。
而這個時候小兒就是不哭不鬧,安靜的異常。
再一抬頭,更不妙,鼻翼煽動。說明呼吸困難了。
咽部發紅,舌紅苔黃,脈沉緊。
咽部發紅,舌紅苔黃,說明熱邪盛大,脈沉緊,說明病情似乎熱邪入裡。
是風熱閉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