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出來的藕粉就在顧記食肆正式開始出售,趙言直接定下一兩銀子一碗藕粉,徐掌櫃欲言又止,在他看來這個定價太高了,他本來計劃就這麼推行幾日再勸勸趙言改主意,結果不出三天他就打臉了。
藕粉直接供不應求。
為了能讓藕粉一炮而紅趙言前期做了不少工作,食肆門口就張貼了藕粉的功效,他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稍微誇張的吹捧了藕粉。
補血養顏、健脾開胃、清熱涼血等等功效他挨個寫上去,夥計他特地培訓過現在一說廣告詞每個人都說的特別順溜。
為了豐富藕粉的口味,趙言還特地寫了芋圓和麻薯的製作方法給後廚,廚子們可勁研究,趙言可說了藕粉每賣出一份他們也有分成賺的,所以廚子都很有幹勁。
桂花芝麻甚至葡萄乾趙言都準備好了,藕粉沒什麼稀奇,但是他就是要把藕粉包裝再包裝。
賺的就是不缺銀子那些人的錢。
南尋縣也建了工坊生產藕粉,很多人都爭著去當工人,一系列的待遇都跟府城這邊是一個標準,藕粉的製作是馬策盯著做出來的,成品質量有保證。
賺到的銀子大部分都拿去買藕以及支付工錢,剩餘的都成了府衙裡的公用資金,一年下來府衙賬面好看多了,趙言終於不用跟方誌遠鬥智鬥勇要銀子,現在需要銀子他直接賬面支取進行。
果然還是自己賺錢有底氣。
製作藕粉的法子趙言友情價賣給了林家,林世忠把製成的藕粉一半往外府銷售,其餘的同樣以友情價供貨給顧記食肆。
南尋縣製作的藕粉趙言都存在倉庫裡,他打算賣給外地的商人,好東西知名度越大才能賣出更高的價錢,江南可是富饒之地,一兩銀子一碗不算天價,如果味道和功效都好有的是人搶著買。
跟林家合作過幾回趙言知道林世忠做事非常有原則,不像薛家和黃家那麼沒有底線,因此趙言直接又找上林世忠。
“大人近來可好,有大人您的助力我最近賺的可不少。”林世忠跟趙言打了幾回交道後沒那麼拘束了,偶爾還會跟趙言說笑幾句,兩人聊的多了頗有幾分相見恨晚的架勢。
趙言聞言笑了笑打趣道:“林老爺賺的多了記得按時交商稅。”
府衙重要的資金來源一個是商稅另外一個是丁稅,桃源府屬於商業發展一般人口不興盛的窮地方,再加上有些貪官中飽私囊,桃源府的發展一直一蹶不振,誰看了都會搖搖頭表示沒救了。
商人賺的多要交的商稅自然也多,很多時候還要多孝敬些銀子給官府的人,林家因為家風正不屑於做這些收買人心的事情,因此在趙言沒有來桃源府之前林家一直被官府打壓著。
薛家和黃家面子工程做的最好自然能得到一些優待,這也是為什麼薛家和黃家一直能在桃源府屹立不倒的原因。
今年的商稅已經交完了,薛家和黃家延續一貫作風,趙言清點銀子的時候怎麼算都能多出接近一千兩銀子,雖然看著眼熱趙言還是大公無私的物歸原主了。
他絕對不能助長這種歪風邪氣。
這兩家能這麼有錢很多時候都是壓榨百姓得來的,大面積的吞併百姓的田產,再加上原來的府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讓他們變的越發猖狂。
趙言初步估算過才發現這兩家胃口大的嚇人,林家能在他們的排擠下生存這麼久確實是很有本事的。
藕粉想要在外頭打出名聲就要有人脈,今天趙言來找林世忠主要也是為了這事,做生意這事還是要看林世忠。
能為府衙出力林世忠自然是願意的,他非常清楚趙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桃源府的發展,林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桃源府,林世忠一直盼望著桃源府的發展能夠越來越好,而不是被那些貪心的蛀蟲把一切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