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攻擊大清。
攻擊大清對英國來說有許多好處,先不說市場,如果能讓大清割地賠款,光是每一個城市的人口,都是歐洲國家每一個城市的幾倍以上。
算了,我只要好好發展自己,等大清不斷強大後,來就來誰怕誰?
1840年3月,南方軍團已經到達暹羅的邊境了,暹羅與清國發生戰爭。
1840年8月,法國發生政變失敗事件。法國的輪迴者繼續執掌政權。我惋惜地嘆了一口氣。
1840年8月,美國與墨西哥達成無條件停火協議。
1840年11月,暹羅被清國吞併。
1841年1月,各方資料匯總,大清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所有成績全部出來了。
大清第二個五年計劃是由1836年至1841年。
目標方面,佔領馬六甲海峽,由於被沙俄牽制,沒有達成,不過也將要達成了。
在口號: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還有,向大漢帝國學習,向羅馬帝國學習等之類的作用下。大清已經具有了帝國主義的初期形態,成為了世界列強之一,名耀四方,兇名遠播。
經濟方面,統治經濟,壟斷資本主義,這是一個非常有利於戰爭的政體。能夠充分達到使戰時生產和需要完全吻合。
識字率提高到了11。2%,大量的資金投入建學校已經有了效果了。其實本來這個資料還應該更高的,但是我不建立殖民地,我是以國民身份給予東南亞人,所有民族團結友愛。所以這些人的加入,大大降低了識字率的指標。
人口方面,全國上下總共有4。18億人,有新式軍人100萬,其中有30萬北方軍團,70萬南方軍團。至於八旗軍團,因為戰爭的需要,建制被我取消,被編入了北方軍團。
每一個兵力都要上戰場,我僅僅只是在京城留下了1000人的神機營新式軍人部隊,來保護我的安全。
而此時,大清國內,物價開始上漲,由於戰爭導致了各項物資漸漸稀缺。我心裡鬱悶啊,調控經濟最令人煩的地方就是,一會兒是嚴重的供大於求,使得庫存積壓,經濟危機。一會兒是嚴重的求大於供,導致物價飛漲,經濟危機。
所以調控物價成了我必須要進行的事情,不然大清國的經濟才又上了一層就被經濟危機給消滅了。
其實,國家的經濟發展就和修真小說裡的修真差不多,每次能力提高到一定境界,就會遇到天劫。只有度過了象徵著天劫的經濟危機,才能繼續發展。
大清第一個經濟危機正式被我確立在1836年,那時的經濟危機是盲目投資,產能過剩,導致經濟危機。成功解決之後又帶來而來了5年的高速增長。
但由於國際形勢複雜,誰也沒想到沙俄怎麼會來攻擊大清,所以漸漸的,各項物資由於戰爭的關係,求大於供,以至於物價飛漲。如果我不進行有利調控的話,經濟會瞬間崩潰,就真的變成傳說中的好戰必亡了。
東南亞人,他們由於技能還比較低,最適合幹農民,礦工和紡織等活了。原大清人,則是透過不斷學習,能找到的工作也越來越高階。在求大於供的環境裡,是工廠或農場(地主變農場主了,採取的是僱傭的方式而非租借的方式管理土地了。)是最佳的發展黃金時期,前提是大清政府不崩潰。因為如果清政府崩潰了,那麼大清元的紙筆就一文不值了。
我曾經使用的破釜沉舟之計謀,用紙幣大清元兌換了所有國民的金銀,但卻沒有把這些金銀作為國家的信用支撐擺放在大清的中央銀行裡,而是把那些金銀在國際市場上消費了,買來大量的資源和物資。
我們假設了大清的中央銀行裡有許許多多金銀,所以這使得大清元依然能夠正常流通。這個假設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