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有9000萬人死亡。 其中蘇聯約為2800萬死亡;中國約為1800萬死亡;美國共有42萬人死亡;英國共有40萬人(包括軍人和平民)死亡;法國有80萬人(包括軍人和平民)死亡,其中平民佔到多數。另外還有至少1。3億人受傷,合計傷亡1。9億人(其中蘇聯約為6000萬傷亡,中國約為3500萬傷亡)。德國有2800萬人死傷;***有690萬人死傷;義大利有70萬人死傷。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各國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不完全計算,按1937年的比價計算,第二次世界大戰共造成大約4萬億美元的直接損失,儘管這隻相當於現在中國一年的全部的國民生產總值,但是要是以當時的物價算的話相當於當時國民『政府』四千年的財政收入。而單單***侵略者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第三百八十九章:華北會戰(三十五)
第三百八十九章:華北會戰(三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之大是無法形容的,不管是韓雲華還是蔣介石都在時刻關注著歐洲的變化,雖然就戰鬥層面而言,歐洲幾乎影響不到中國戰場,***雖然是德國的盟友,同樣也是邪惡軸心的一員,但是德國也不可能派部隊直接幫助***。同樣***對於歐洲戰場上的事物也有心無力,單單一箇中國就已經將***搞得焦頭爛額了,更不要說派部隊去歐洲了。
但是政治層面的影響卻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可以研究研究眼下中國也就是國民『政府』戰時的外交關係,我們不難可以看出“苦撐待變”是國民『政府』在抗戰前期的基本外交方針。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壯烈恢宏的歷史篇章,無數愛國志士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尊嚴奉獻了他們最珍貴的青春、智慧和生命。在抗戰時期,士兵們捨生忘死,在戰場上流血犧牲。農民則是把自己看做一顆小草,在這個時代裡風雨飄零,為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強奉獻出最後一點力量。而學者奮筆疾書撰寫批判***法西斯主義侵略史觀的文章,分析抗戰形勢,指出黑暗中黎明的必然到來,傾抒心臆以振奮民心。這是一場全民的戰爭,而像這樣的史學家、學術工作者、知識分子,環顧當時的烽火大地,可歌可泣者,實在枚不勝舉。儘管他們分屬於不同的階級、階層、不同的職業崗位甚或不同的營壘。真正愛國的、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都在抗日和民族獨立的大旗下聚集,傾盡心力奉獻他們的熱血、智慧和才幹。而國際形勢的變化也是全民所等待的,國民『政府』所期待的這個“變”字,是指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加速世界反侵略陣線的形成,使孤軍奮戰的中國獲得強大的同盟軍。
儘管世界人民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歐戰的爆發是深惡痛絕,但是要是站在中國的國家角度來看,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無疑是有利於中國的抗戰的。根據這一判斷, 1939年爆發的歐洲戰爭為國民『政府』所歡迎,當然也為全中國人民所歡迎的。因為它加快了世界兩大陣營的分化組合,對中國爭取民主陣營的援助有利。這一結論從總體上來說無疑是正確的,而且,國民『政府』在歐戰爆發後也確實有這一認識。但是,國民『政府』此時對於歐戰爆發後的應對情況還存在疑慮,對於加入德國陣營還是英法陣營還有一個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但是不管怎樣,歐戰爆發之前,“苦撐待變”的國民『政府』並非一直期望“天下大『亂』”的到來。歐局的穩定或劇變並非國民『政府』所追求的目標,由穩定或劇變所造成的陣營分野才是國民『政府』真正關注之所在。因此,在一段時期內,國民『政府』更願意看到的是歐洲局勢的穩定,希望歐美列強更多地關注遠東局勢,甚至幻想將遠東也納入集體安全體制中。蘇德的突然妥協,打『亂』了世界格局。歐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