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蒙古的軍營,也就同意了。
忽必烈十分客氣的帶著楊過參觀蒙古軍營,兩人並排而行,根本沒有尊卑之分,這讓蒙古不少人都有些羨慕和震驚。
但蒙古人幾乎都知道楊過的勇武,也就不敢如何了。
至於和楊過隨行而來的翻譯,也是一臉敬佩羨慕的看著楊過,能如此輕描淡寫的和蒙古王爺在一起平起平坐,根本不似在敵人巢穴之中,也不似在刀山火海之中,當真是如同閒庭信步一般。
翻譯想道,楊大俠當真是了不起,不愧是藝高人膽大,武功絕頂不說,膽魄也是足夠大,有多少自詡武功高強的人,見了有權有勢的人都會嚇的雙腿發軟,不敢言語,可楊大俠根本不怕。
更別說他們還在這軍營之中了,若是翻了臉,任你武功再高也鬥不過千軍萬馬,楊大俠能如此視若無睹,好似散步一般的行走參觀,真是天人氣魄,讓人心折啊。
翻譯,包括後面跟著的蒙古將軍,都對楊過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得多高的本事,多大的氣魄,才能如此隨意?
就連忽必烈都再度生起了愛才之心,心道如果自己得了楊過這等人才,便視之如親兄弟又能怎樣?這樣武功絕頂還重信守義,更有英雄氣魄的人,普天之下也是難尋,一旦歸順,那是絕對可以信任的。
一行人參觀一圈,卻到了工匠處。
這裡的工匠,其實當真是五花八門,不只是有蒙古人,更多的卻是漢人,甚至還有色目人在此幹活。
楊過知曉,這些人也是蒙古崛起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在這方面堪稱是海納百川,不管是漢人的工匠,還是蒙古本地,以及色目人都採取了一視同仁的策略,就為了造就更好的武器,以及更先進的器械。
忽必烈把楊過帶到此處,也是想要讓楊過見識見識,蒙古旗下鑄造物品的規模。
這時候,楊過注意到了一個身穿灰布麻衣的老者。
說是老者,也只是外貌有些滄桑,實際上估計也就五十幾歲的模樣,想來是常年打鐵,背脊有些彎曲,雙目被煙火燻的又紅又細,眼眶旁都是黃液,左腳殘廢,肩窩下撐著一根柺杖,正在一錘一錘的打鐵。
這人雖然看起來稀鬆平常,但這一錘一錘之間,極有規律,絕不有半點偏差,落錘之際,似乎有內力運動,而且在執行什麼功法。
楊過瞧了片刻,就看了出來,這人每一錘的落點和打法,都和桃花島的落英神劍掌十分相似。
再看這人的樣子,尤其是那根柺杖,楊過便立刻猜到了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