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變蛟率領的五千多龍騎兵,率先衝到敵軍左翼。五千多龍騎兵,分成了三隊。第一隊千餘人,直奔“昆都倫諾顏”圖蒙肯陣前。
圖蒙肯率部迎戰,兩軍相距百米左右,這一千多龍騎兵,開始放慢速度。
大約七八十米時,曹變蛟吹響短促的號令聲。
“砰砰砰砰!”
一頓槍子兒打出,這千餘龍騎兵轉身就走。
第二隊龍騎兵從旁邊上前,朝著圖蒙肯的部隊放第二輪槍。圖蒙肯被打得有些懵,雙方距離太遠,根本不夠馬弓的射程,他不知該追出去好,還是趕緊往後退一些。當然,由於距離較遠,龍騎兵的準確率也不夠,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殺傷。
“父親,我來助你!”
丹津喇嘛是圖蒙肯的次子,已經獨立出去,尊號是“諾門罕諾顏”。
諾門罕,又譯諾門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和日本打的“諾門坎戰役”,就正是在丹津喇嘛的領地。
丹津喇嘛由於作戰勇猛,又經常給察琿多爾濟出主意,還利用宗教給察琿多爾濟造勢,所以受到重用獲得封號和草場。他麾下的部眾,全都屬於新附之軍,劃歸他治理還不到一年時間。
這貨帶兵衝出來,配合著父親接敵,旁邊又有兩千多龍騎兵衝出放槍。
追擊途中,龍騎兵始終一擊便走,由附近的友軍過來繼續開槍。
眼見自己被越拉越開,而且很難追上龍騎兵,圖蒙肯和丹津喇嘛父子倆,連忙選擇勒馬奔回己方陣地。他們一退,正在奔逃的龍騎兵,紛紛停下來填裝彈藥,另一隊龍騎兵繼續上前襲擾。
“達爾罕諾顏”本塔爾,雖然打主意隨時開溜,但該打仗還是要打的。
萬一勝利了呢?
只要此戰獲勝,他們不但可以保住十多萬頭牲畜,保住牲畜馱運的糧食。甚至還能重新返回科爾沁草原,把丟掉的牲畜和糧食搶回來。在科爾沁左翼中旗,由於之前急著合兵,那裡還扔著近十萬頭牲畜。
在察琿多爾濟的號令之下,本塔爾繞向側方,打算去衝擊曹變蛟的側翼。
本塔爾還沒完成側繞,來自科爾沁的滿珠習禮,就帶著科爾沁騎兵去接戰。滿珠習禮雖是大玉兒的兄長,跟大同軍有血海深仇,但此時一心一意幫著打仗,因為他跟喀爾喀的仇恨更深!
“咻咻咻咻!”
箭如雨下,這是傳統騎兵的對陣。
來自巴林部的另一位滿珠習禮,則跟著察哈爾騎兵,開始跟喀爾喀的“偉徵諾顏”接戰。這個戰場打得最窩囊,兩輪對射之後,巴林部和察哈爾部聯軍就潰了。
“偉徵諾顏”乘勝追擊,另一部察哈爾騎兵就在附近,卻根本不願過來援護,反而拉開距離去別的地方。
依附大同軍的蒙古各部,同樣是不齊心的。
就眼前這兩部騎兵,雖然同屬察哈爾,但彼此之間有世仇,巴不得對方被喀爾喀吃掉。
戰場右側,來自遼寧的龍騎兵將領林之棟,也已經跟“墨爾根諾顏”昂噶海對上了。剛開始,昂噶海還進退有度,打著打著,就分散為許多區域性小戰場。
察琿多爾濟的後方,幾千龍騎兵帶著喇嘛什希的科爾沁殘部,超大範圍繞後已經成型。“札薩克圖汗”旺舒克的弟弟成袞,受命領軍去對付後方之敵。
札薩克圖汗一系,是沒有被察琿多爾濟滅掉的。名義上是從屬地位,其實更類似合作,雙方同樣有著巨大矛盾。
交戰大半個小時,戰場的左右兩側和後方,已經完全打成了一鍋粥。
就算是韓信再世、武侯復生,接受雙方主帥的位子,也沒法控制各處戰場,只能從中軍調兵去支援。
那些小部落最慘,只能跟著大部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