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
在中國軍隊中,最好的飛行員都在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機部隊。
可以說,在整個大戰期間。中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的素質比空軍飛行員高了一大截,其優勢一直保持到大戰之後。
只是,在英國軍隊中,這也不算反常。
主要就是,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在戰爭中的貢獻並不大,特別是艦載機部隊,根本沒有執行過多少戰鬥任務。在對付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時,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是皇家空軍。在本土防空戰打得最為慘烈的階段。英國皇家海軍甚至把一部分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編入空軍的戰鬥序列,讓其駕駛空軍的戰鬥機作戰。根據英國海軍的統計資料,大戰期間有將近兩百名海軍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在保衛本土的戰鬥中陣亡,其傷亡率甚至超過了皇家空軍的戰鬥機飛行員…
如此一來。皇家海軍的艦載戰鬥機部隊自然不受重視了。
在斯科特率領第二印度洋艦隊出征的時候,英國本土防空戰打得如火如荼,皇家空軍遭受了非常大的壓力,根本不可能把最優秀的飛行員派往皇家海軍。當時,如果不是培訓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需要花太多的時間。英國皇家空軍甚至不會為海軍提供飛行員,畢竟皇家空軍最缺的就是戰鬥機飛行員。要知道,到一九四一年底,英國皇家空軍已經在保衛本土的戰鬥中犧牲了近兩千名飛行員。其中六成是戰鬥機飛行員,而在大戰爆發前。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飛行員總共也不到兩千人。
事實,斯托克頓也不想到航母服役。
當時。幾乎沒有飛行員想到航母服役。
這不是說在航母服役沒有好處,事實在航母服役的飛行員能夠獲得更高的軍事補助,其平均津貼是空軍同級別飛行員的一點二倍。此外,如果隨同艦隊出海作戰,還能獲得高額的海外行動津貼,而在本土作戰的飛行呀根本就沒有這種津貼。對於物資匱乏的英國來說,更高的津貼本來就是一個很大的誘惑。真正的問題,在於價值觀,即在斯托克頓這樣的飛行員看來,他們最大的使命就是保衛本土、擊敗入侵的敵人,而跟隨艦隊到海外作戰無法達到這樣的目的。
當然,這也與當時英國的境況有關。
到一九四一年底,英國本土已有近二十萬人死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略轟炸,還有近百萬人傷殘,流離失所的就更多的。僅在倫敦,就有大約一百五十萬市民不得不長期生活在防空洞裡。
對英國軍人來說,家園被敵人炸燬,自然有不共戴天之仇。
也正是如此,幾乎所有英國軍人都把德意志第二帝國當成仇敵,認為只有抗擊德意志第二帝國,才算得是在保衛家園。相反,大部分英國軍人並不仇視中國,甚至有很多英國軍人根本就不瞭解中國。結果就是,像斯托克頓這樣的基層軍人,根本就想不明白為什麼要到印度洋去與中國海軍作戰。
可以說,當時英國軍隊內,對遠征印度洋有很大的牴觸情緒。
斯托克頓也有情緒,只是他更懂得軍人就得服從命令,更得遵守紀律。
駕駛“海火”式戰鬥機起飛後,斯托克頓先放鬆了半個小時,在飛行了兩百公里之後才打起精神。
斯托克頓是一名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卻不是優秀的偵察機飛行員。
事實,在此之前,斯托克頓就沒有執行過偵察任務,僅僅是在艦之前,接受過相關訓練。
更重要的是,偵察機,至少需要有兩名乘員。
原因很簡單,任何人都不可能盯著蔚藍的大海看五分鐘。如果搜尋時間太久,飛行員就及易疲勞。只有兩人輪番著負責搜尋,才能減輕壓力,不至於過早疲勞。在艦載航空兵成立初期,日本海軍甚至研製過專門的艦載偵察機,並且配備了三名乘員。大戰期間,中國海軍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