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裡,我的心裡不禁泛起一陣漣漪。因為我現在還拖著沒有結婚,這已經成為了爸媽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每當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時,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總會關切地問起:“哎呀,你家孩子有沒有物件呀?什麼時候結婚吶?”
面對這樣的問題,爸媽只能尷尬地笑笑,含糊其辭地應付過去。
久而久之,爸媽甚至都不太願意和親戚朋友們過多地走動交流了,生怕又被問到關於我婚姻狀況的事情。
他們覺得我一直不結婚這件事,彷彿讓別人覺得他們做父母的特別失敗,沒能把子女的人生大事安排妥當。
想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拖延對父母造成了多大的困擾和壓力。
我能夠肆意地選擇任性逃避,輕而易舉地接納那種與過往一刀兩斷、捨棄一切多餘之物的生活方式,也能毫不費力地終結長久以來走親訪友、維繫人情往來的習慣。
然而,對於我的父母而言,情況卻截然不同。他們已經走過了人生大半程,那些親戚朋友間的情誼早已深深地紮根於歲月之中。
如今要讓他們就這樣硬生生地被迫中斷這一切,想必會感到極度不適,甚至可能比我們這些年輕人還要難以適應這種巨大的改變。
畢竟,他們在漫長的時光裡,已經習慣了與親朋好友們相互扶持、噓寒問暖,這份情感的羈絆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割捨。
而此刻,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他們心中或許充滿了無奈與不捨,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調整和適應新的生活節奏。
曾經年少時,我單純地認為父母走親訪友、串串親戚乃是一件無比歡樂之事。
那時的我,天真無邪,尚不懂得成人世界裡那些複雜微妙的情感與關係。
然而,隨著時光的悄然流逝,如今的我卻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現如今,我深切地感受到,父母串親戚似乎更多隻是在遵循一種既定的傳統慣例罷了。
猶記得那是三年前的春節,本應是闔家團圓、喜慶祥和的時刻。
當時我的父母一同前往大舅家拜年共度新年。
待豐盛的飯菜上桌,大家圍坐在一起享用美食之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大舅媽和大舅竟然毫不留情面,當著眾人的面直截了當地數落起我的父母來。
那一刻,整個房間彷彿都凝固了一般,氣氛變得異常尷尬而緊張。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指責,我的父母毫無還嘴之力,只能默默承受著這份屈辱。
當他們回到家中時,已經年逾五旬的父母臉上滿是落寞與無奈。
整整半天時間,他們一直默默地坐著,一聲不吭,那種難受的沉默讓人感到心疼不已。
就連看向我和弟弟的時候,他們也是欲言又止,因為他們生怕自己一張口,壓抑已久的情緒便會如決堤之水般洶湧而出,控制不住地對我們發脾氣,並開啟無休止的催婚模式。
而我呢,則是受到了那場長達三年、斷斷續續的疫情影響以及隨之而來的封控措施,與許多親戚的聯絡逐漸變得稀少起來。
要知道,在疫情之前,每到過年的時候,我的假期時光基本上都被各種活動填滿。
先是在家裡歡歡喜喜地貼上紅彤彤的對聯,然後熱情地招待來訪的客人,接著就是走親訪友,奔波於各家各戶之間,傳遞著親情和溫暖。
然而,自從疫情爆發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過年期間走親戚這件事也變得不再像以往那樣頻繁和熱鬧。
僅僅只是去了一趟舅舅家後,便再也沒有更多的走動了。
這讓我不禁感嘆世事無常,同時也越發懷念起曾經那些充滿歡樂和溫馨的日子來,懷念歸懷念,但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