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村下英田臨時觀察所之後五百公尺設立觀察所的大島下山也在望著唾手可得的勝利在微笑,在大島下山看來之前詆譭自己的那些蠢貨難道不清楚□□軍隊就是沙子堆出來的嗎?□□沒有職業的軍人,缺乏戰略家,更缺乏精通戰術之輩,帝國在□□戰場上的挫折不過是短暫的,雖然勝利的代價比預計要高昂得多,但是能夠將龐大的□□,老大的帝國收入囊中,這不正是所有日本人最終的理想與野心所在嗎?
沒有理想的人就不能稱之為一個完整的人,大島下山的得意勁還沒過去,結果攻上了秦崗西的日軍就遭到了對方預設火力的殺傷,一片一片的官兵中彈摔倒下去,進攻的隊形瞬間出現了混亂,由於地形的關係,日軍士兵必須奮力的衝上一個三十七、八度左右的土坎才能射擊第三道防線上的中國士兵,而中國士兵則可以利用大批的手榴彈將日軍士兵炸得血肉橫飛死傷狼藉。
日式的四十八瓣預製破片**式加重手雷此刻最大的弊端暴露了出來,中國士兵使用的二四式德造手榴彈,正式的全稱是德制m24木柄手榴彈,由於一戰壕溝戰的特點,當時普遍使用單發步槍的部隊對待隱藏在曲折戰壕內的大量敵人極為頭疼,他們極其需要威力強大的單兵手榴彈,可以迅速的消滅躲避在工事內的敵人。
因為實戰永遠是軍工生產的第一需要,德軍在反覆試驗以後,定型一種命名為m18式的長柄手榴彈,並且隨即大量裝備部隊,不過m18在實戰中也暴露出了大量的問題,於是戰後m24式手榴彈孕育而生,首先是改進了手榴彈的爆炸時間,m1918式的爆炸時間過長,從拉動彈弦到爆炸居然要六到七秒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個手榴彈通常要在敵人腳下保持三到四秒鐘的時間不炸,敵軍計程車兵完全有時間躲避甚至反擲回去,最為經典的戰例是雙方將一枚手榴彈反覆來回投擲四次才爆炸!
m24式手榴彈縮短了引爆時間,並且採用了更容易生產的鋼板衝壓技術,廢棄了早期很費工時的整彈體鑄造技術,這種設計除了加快了生產速度以外,採用薄鋼板還大大的減輕了手榴彈的質量,增加了投擲距離,另外,m24採用了爆炸力更強的tnt炸藥,裝藥量約一百剋剋,這個改進大大加大了手榴彈的威力,不過彈體較長士兵不方便攜帶。
但是最為主要的是,二四式手榴彈即便士兵處於臥倒姿態也可以輕易的投擲出二、三十米,立姿投擲可達五十五公尺以上距離,個別的隊員能夠將其投擲出超過六十公尺的距離,另其空爆。
而且,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兵多將手榴彈拉弦之後等待延遲二秒左右再進行投擲,而日軍的**式加重手雷投擲距離不過十五至二十公尺,投擲的距離決定了日軍的悲催,他們的手雷只能在中國守軍的戰壕前掀起一陣飛揚的塵土,而中國士兵的手榴彈則在他們身旁爆炸,肆意橫飛的彈片伴隨著日軍傷員的慘叫已經撕心裂肺的嚎叫。
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死十二小時(九)(1)
第一百六十六章生死十二小時(九)
在一陣陣瀰漫的灰白色硝煙中,不顧傷亡的孤注一擲的日軍也非常的明白,他們已經是拜了九十九拜了,如果此刻被擊潰就等於是之前的一切和犧牲都付之東流,再從頭進攻還要面對中**重新調整部署的火力,屆時付出的傷亡可能會更大。
所以日軍軍官拼命的催促自己的部屬加快攻擊速度和力度,一波一波的日軍鬼哭狼嚎一般在守軍機槍火力的封鎖下突入第一防線戰壕,雖然超過半數的日軍都倒在了火力封鎖之下,但是殘存的日軍順沿著戰壕開始了戰壕爭奪戰,試圖消滅第一防線戰壕內的中國士兵。
日軍的突擊人流彷佛從四面八方突入了吳秋生的防線,高飛立即組織兵力從右翼沿著第一戰壕線和第二戰壕線,向日軍實施反擊,在狹窄的戰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