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年間的蘭亭集會上就已經誕生了,那劉禹錫跟自己差著好幾百年呢,自己不告他剽竊就已經算是便宜他了。(未完待續。)
第498章 喧賓奪主
前來參加蘭亭之會的人都是來自會稽和建康兩地的名流,說起作詩誰也不會怯場。
王羲之是這次蘭亭之會的發起人,又是他提出的賦詩行酒令,人們於是起鬨請王羲之先來。
王羲之哈哈一笑:“那逸少就拋磚引玉,獻醜了。”
王羲之走到案牘前,伸手抓起狼毫,沉思片刻,一邊詠唱著,一邊落筆在蠶繭紙上寫下一首四言詩:“代謝鱗次,忽然以周。欣此暮春,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世同流。迺攜齊契,散懷一丘。”
一詩落成,人們轟然叫好。
謝安在一旁呵呵笑著說道:“如此盛會,逸少單作一首四言詩,又只是聊聊數句,未免有些應付的嫌疑。”
人們跟王羲之都是熟稔的,聞言之下也跟著起鬨,要王羲之再來一首。
王羲之一笑,來回踱了幾步,自然已經有人伸手撤下那首四言詩。
王羲之站住腳步,衝著謝安說道:“安石兄,可願為我研墨?”
謝安笑道:“求之不得。”
謝安挽起大袖,細細的研出了一硯好墨。
王羲之哈哈一笑,說道:“不夠不夠。”
你不是說我作的四言詩寥寥數句是在應付麼,我就作一首長篇大作,不過卻要累你親手為我研墨了。
王羲之意氣風發,手執狼毫揮毫潑墨,在蠶繭紙上落筆寫下:“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
王羲之一邊書寫,口中一邊吟詠著,越寫興致越高,轉眼間已經寫滿了三張蠶繭紙,謝安研好的那一硯墨已經見底,王羲之依舊沒有收住筆勢的意思。
謝安呵呵笑著趕緊另研了一硯墨,他跟王羲之私交甚篤,熟知王羲之的脾氣,他知道王羲之必定是因為剛才唐豆那一首《陋室銘》而被激起了好勝之心,想要做出一首同樣能夠傳世的佳作來。
已經換過第四張蠶繭紙,王羲之終於吟誦著寫下了最後一句:“……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王羲之擲筆於案,撥出了一口大氣,臉上卻並無多少的興奮。
人們轟然叫好,王羲之這首五言長詩共二十六句二百六十字,其中不乏可圈可點之處,不過也只能說這首詩作的中規中矩。
不過王羲之的名聲卻並非是因為他的文采,而是因為他的書法,他這首詩剛剛作罷,就已經有人想要開口向他討要了。
王羲之有些意興闌珊,今天作出的這兩首詩算得上是他平生的佳作了,可是這兩首詩跟唐豆的那首《陋室銘》比較起來,意境上相差甚遠。
唐豆那首《陋室銘》可以傳世,而他這兩首詩卻只能傳時。
傳世、傳時,相去甚遠……
唐豆也跟著人們一起叫好,兩個巴掌都拍紅了。
親眼得見王羲之揮毫潑墨,這眼福世間幾人能有?
而唐豆最大的收穫是從王羲之書寫這兩首詩的落筆手法上獲得了不少的靈感,現在他就已經手癢難耐,想要動筆試一下剛才觀看王羲之書法所獲得的那些心得。
王羲之似乎知道唐豆的心意一般,望向唐豆笑道:“子豆,你是否再作一首佳作,讓我等一起傳唱?”
唐豆此刻真想抱住王羲之,在他臉上狠狠的啃上一口。
兄弟,你可真是太善解人意了,我剛才悟到的那點心得正需要馬上提筆書寫一番,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抓住這一閃即逝的靈感,將這靈感鞏固到自己的書法之中,以免錯過此時,再也尋找不到了。
唐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