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今年對考核人員的騎術;王子殊根據騎軍日常的訓練;進行了一番稍稍的降低標準。結果參與考核的武勳子弟;連十選一的比例都沒達到。
就在不少官員直呼;這根本不是正常的選撥時;王子殊帶回的騎兵。給他們輪番上演操練了一番之後;徹底讓這些官員啞口無言。
面對這些官員的抱怨;王子殊儘管年青;卻當著趙煦這位皇帝。還有文武百官的面道:“回稟聖上;些次選撥之所以這麼嚴;也是因為今年選去的武官;都是要領兵打仗的。
其實此次選撥的標準;已經額外的降低了不少。郡王爺曾說;士兵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要不忘聖上對騎軍的期望;不忘燕雲十六州的恥辱;隨時做出出關作戰的準備。
若是連這種簡單的選撥都過不了;一旦聖上有所命令;需要騎軍出兵作戰時。眾位大人覺得;自己的子弟到了戰場;有活命的可能嗎?
前次蘭州之戰;郡王爺看到此次送回的兄弟骨血;也是暗暗落了淚。對末將等人也說;有負聖上所託;有負眾位大人所託;讓這些兄弟在戰場送了合。
這事可一不可再;因此郡王爺交待末將。此次寧願眾位大人責怪他不近人情;也好過將這蓄生生的人命;送到戰場去送死。還請聖上跟諸位大人明鑑!”
面對這樣的說辭;趙煦自然是點頭表示贊同。而這些落選的子弟長輩們;也不好再揪著這事不放。畢竟;將子弟送到騎軍送死的事;他們真心做不出來!
(
第二卷 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
隨著京城的騎軍兵源選撥,在風騎營千騎將王子殊,絲毫不帶猶豫的執行下結束。最終僅從京中的官勳子弟中,選擇了不足百名騎術武藝俱佳的新騎兵。
被選撥進騎軍中擔任騎兵,他們特殊的出身也決定,只要他們能夠跟上騎軍的訓練跟擴充。未來他們被提拔成軍官的機率,也比其它騎軍中計程車兵要快上一些。
這些出身高貴的武勳子弟,也替他們獲得了高人一等的機會。加上選拔結束,大宋皇帝趙煦同樣授於,這些預備武勳子弟官職,以彰顯一視同仁的皇恩。
當然這並非是實職授權,具體到了騎軍中,他們能擔任什麼職務,還要看他們的水平。相比皇帝趙煦做好人,那麼趙孝錫則充當那個惡人的角色。
充當了兩次選撥賽觀眾的京城禁軍騎兵,此次也將進入考核當中。只是相比武勳子弟的考核,王子殊說實話看不太上這些騎兵。這些騎兵看似騎術精湛,可都是一些花架子。
有意將考核難度提高了一些,讓這些天天待在皇城的禁軍。也明白一下邊境的番邦騎兵,到底兇悍成什麼樣子,特意向趙煦提出實戰挑選。
此次很多朝中官勳,尤其是這些眼高於頂的禁軍騎兵,都覺得騎軍的戰功過於誇大。連西夏的鐵鷂子都能斬殺大半,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加上此次騎軍選兵,連禁軍騎兵都必須接受篩選,這讓平時高高在上的禁軍統領們。對王子殊這個年青的遊擊將軍,更多的認為他是靠關係走到這個職務上。
不習慣跟人爭執這些問題的王子殊,很快就提出實戰篩選騎兵的方式。採用團體跟個人戰,跟此次護送骨灰盒回京的騎軍正式較量。
面對這種篩選,趙煦卻略顯擔心的道:“子殊,進行這樣的實兵對抗,會不會太危險了?”
王子殊很快恭敬的道:“回稟聖上。考核的時候,騎兵所使用的弓箭。都是卸點箭頭,包上一個白灰包的鐵箭。雖然射到身上有些痛,卻也不至害人性命。
至於團隊戰中。更多考核騎兵在交戰中,臨機應變的能力。末將覺得,這樣的篩選更容易選中精兵良將,讓聖上的騎軍始終保持最高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