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年就夠了!
誰呢?誰這麼敢說呢?
這個人可不是一個一般人,他就是太子少保,現在的總理衙門的一把手,翁同龢!
翁同龢那不是一般人呀,他是皇帝的老師呀。而且還是清流當中的魁首級人物,也就是完全站在慈禧這一邊的,但不過,在之前他對於憲政體制改革,其實是持反對意見的。
簡單來說,翁同龢就是一個右派,頑固守舊,他這個清流是清流。可是對著幹的都是洋務派,他經常找洋務派的麻煩。所以,慈禧雖然對這個翁同龢青眼有加,但卻沒有把他給弄進那個立憲的編審局,也就是滿清的發改委。
但其實呀,這個事兒對翁同龢影響不大,雖然他沒有進入發改委。可是這個人的官還是越做越大的,這裡面就看出慈禧的手段了,這老孃們不傻,沒有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她才選了張之洞這個清流的新代表人物嘛。
不過,翁同龢對於這個事兒怎麼看呢?
“是不是自己被冷落了呢?”
每每午夜夢迴的時候,翁同龢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呀!
人就這麼回事兒,他都有想法,翁同龢也是如此,雖然沒什麼影響,但他害怕當影響出來了之後,他就完蛋了呀。
而這回,好機會!
看,李鴻藻那樣的鹹魚都翻身了,那老子還不抓住?
所以,翁同龢那真叫一個用功,挑燈執筆,熬了一宿寫下了這個萬言書。
表忠心!表態度!咱支援君主立憲改革!
但這個事兒,三年?
你要說快,李夢楊的那個是最快的,對,他當年在巴拿馬的時候,很快就給整了一個君主立憲制出來。但是,當年的那個時候,李夢楊治下總共多少人?
最聽他指揮的不就兩萬多人嗎?
兩萬多人幾乎全體讓他當皇帝,那還不怎麼改革不行?
可現在,這是大清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幅員遼闊的大清國,你三年就君主立憲改革了?
雖然對於君主立憲制這個東西不太熟悉,但是有點兒政治經驗的人都會覺得這個事兒很扯淡。
恭親王當時就反對了,“立下的規矩,那就要按照規矩來做!無規矩不成方圓!”
恭親王的意思非常的清楚,之前說好的是九年立憲,那咱們就九年立憲,這個事兒就不能改!
要說,一開始的時候,恭親王還真的沒把這個事情給當一回事兒,他覺得不就是鬧鬧嘛,就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哪天鬧少了?
可是現在,越演越烈,他覺得這個事兒得剎車了。
但慈禧什麼態度呢?
慈禧也覺得三年也挺扯淡的,因為現在就已經是1875年的秋天了,而算起來,要是三年就立憲,那不是明年就得立憲了嗎?
對呀,這個算數慈禧老佛爺表示自己還是清楚的,簡單呀,一二三嘛。
這個時間來看,那是根本就來不及呀。
但是!
“其心可嘉!”
慈禧的態度非常的有意思,她沒有斥責翁同龢,但也沒有鬆口,三年立憲這個事兒她也是不同意的。
這個態度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是慈禧要鼓勵改革,她不能對支援政治改革的人進行敲打,這樣會傷了他們的積極性,而另一方面,那就是慈禧也覺得,這個程序還是得控制住,不能你們說快,咱們就快!
那麼,這事兒,你說控制就能控制的住?
“我們強烈要求加快立憲程序!”
“必須加快!只有加快了這個程序!我大清國才能強!”
“老少爺們們!想要救這大清國,那就必須要儘快的立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