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提交的報告中稱:“鑑於北支局勢,現命獨立混成第1旅團、獨立混成第11旅團之主力以及航空部隊之一部做好隨時出動之準備。”
7月8日晚8時10分,關東軍司令部再次就北支事件發表宣告,對北支事端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心。一支地區性部隊對自己管區之外的事情發表宣告,不但在關東軍中絕無先例,就是在日軍中也少有,更何況這份宣告的觀點如此鮮明:
“茲因暴戾之支悳那第2軍挑戰,華北發生事端。關東軍正以極大關心及重大決心,密切注視本事件之發展。”
植田謙吉大將在發表上述宣告的同時,先後派遣他的副參謀長今村均少將及富永恭次大佐、田中隆吉中佐直飛東京,請求面見中悳央當局陳述意見,促使杉山陸軍大臣和閒院宮參謀總長當機立斷,早下決心,以武力迫使支悳那政悳府低頭。
關東軍越俎代庖,直接干涉起軍部和支悳那來。
日本朝鮮駐屯軍雖沒有關東軍那麼狂,但支援對中國武力解決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得知盧溝橋事變的訊息後,朝鮮軍參謀長兼司令官小磯大將的意思,向東京報告稱:
“由於北支事件之爆發,已令第2師團之一部採取隨時出動的態勢。”
在東京尚未作出正式決定前,日本派駐海外的部隊都爭相表示了自己的意見。而這些觀點,竟都是要求日本政悳府和軍部對支悳那開戰,甚至各自動員了部隊。而實際上,從年初開始,兩大海外駐悳軍已經開始調配物資,為未來的行動作準備。
而在市谷的軍部舉行的緊急會議上出現了十分鮮明的兩派。以陸相杉山元大將、參謀本部第二部代部長笠原幸雄大佐、軍事課長田中新一大佐、作戰課長武藤章大佐、支悳那課長永津大佐等為首的主戰派認為:事態不容樂觀,除訴諸武力外別無對策。只有增強日軍在北支的兵力,根據情況,不失時機給予一擊才能收拾局面。
但是,以參謀本部第一部長石原莞爾少將、戰爭指導課長河邊虎四郎大佐、陸軍省軍務課長柴山兼四郎大佐等人組成的慎重派則認為:當前只有一心完成“滿洲國”建設及對蘇軍備,方能鞏固國防。而此時向支悳那伸手,造成支離破碎之勢實在不妥。基於此,參謀本部作戰部的意思是以不擴大為方針。
石原是日本軍界的著名才子,尤以一套完整的軍事思想鎮住了日軍中的不少將帥。“九。一八”事變時他以一箇中佐的身份出現在瀋陽,全盤謀劃,為事變的成功和日本侵略東北立了大功。日後多年,日軍中一直公認“九。一八”事變是石原思想、板垣實幹的結晶。侵佔東北,他是贊成而且傾盡全力的。但他的一整套理論都是建立在對蘇作戰的基點上,因而反對對中國壓迫過急。
在接到盧溝橋事變第一份戰報後,石原深深感到在支悳那挑起事端的可怕後果,他從掌握作戰全域性的立場出發,對各方面表示了自己的見解。
“現在可以動員的師團是3個,其中只有一半可以部署在支悳那方面,所以,不可能進行全面戰爭。但是,如果事態繼續發展,全面戰爭的可能性極大,這樣,其結果很可能和拿破崙在西班牙的作戰一樣,陷入無底的深淵之中,而以支悳那的實力,即便是未來我國實施對蘇聯作戰計劃,其也無法對我們的進攻產生任何影響。為此,我認為目前應該斷然命令駐北支部隊一舉撤退至山海關的滿支國境,然後由近衛首相親自飛抵南京,與蔣介石促膝暢談解決當前存在的根本問題。”
石原的確是日本軍界的奇才,在中國問題上更是顯出了他目光的深遠,多年來,戰亂頻繁的中國國力衰微,而在“9。18”事變後,蔣介石又一直採取妥協退讓之策,因而日軍年輕、年老的軍官幾乎都沒把中**隊放在眼裡,因而“主戰派”自始至終佔悳據上風。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