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好看嗎 > 第175章 你和本王有故事

第175章 你和本王有故事 (第1/2頁)

下了船又僱馬車,眾人到了隸屬順天府的大興。

晏家父子乘一輛小馬車,晏鶴年介紹:“到了年底,一些遠方來趕考的舉子都到大興歇腳暫住,這裡就熱鬧了。”

晏珣點點頭,好奇地四處張望……

他已經見識過這個時代的南京城,即將見識這個時代的北京城。

從大興往京城宣武門方向去,路旁沒有大的樹木。

光禿禿起伏的丘陵上覆蓋著一簇簇斑駁的灌木,因為是秋冬季節,格外零落蕭瑟。

晏鶴年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解釋:“京城附近不能有茂密山林,防止敵軍埋伏。”

趕車的馬車伕忽然說:“庚戌年,韃子打到京城外面,附近的村莊可遭罪了,百姓像掉進火爐一樣,任人宰殺!”

這一次韃靼入侵事件,史稱“庚戌之變”,戰後兵部尚書丁汝夔被問責、斬首示眾。

晏珣瞬間沉默,這個朝代從來沒有停止過戰爭。

揚州城的歌舞昇平,或許才是幻境。

晏鶴年跟車伕攀談:“老人家世居京城?我怎麼聽你的口音像南邊的?”

車伕說:“老爺耳朵真靈。我祖上是徽州人,永樂七年,奉官府之命遷徙到京城。雖然很多代過去了,家裡還有老人說徽州話。”

洪武年間,朱元璋搞過一次“徙戶實京”,把江淮一萬多富戶遷徙到南京;

永樂遷都後,又搞過一次,將南直隸民戶遷徙到京城。

經過一代代人的經營,北京城已經是一座繁華的大城。

從打定主意科舉開始,“京城”這個詞就烙進晏珣心裡。

縣試、府試、院試、鄉試,無數日夜的寒窗苦讀,幫著老爹懸樑,就是因這個詞而起。

現在,明媚的秋光中,一座高大的城樓出現在他面前,這就是宣武門。

抬眼望去,見到宛若山巒起伏的寬厚城牆,論氣勢恢宏,確實在金陵之上。

這樣雄偉的城池,有朝一日竟會被人攻破。

“京師五方所聚,其鄉各有會館”,按照明代舉子“趕考指南”,舉子們進京後大多住在各地的會館。

按照晏珣原本計劃,進京趕考自然是住揚州會館,同鄉之間互相交流。

但是,兩位田公公做主,帶他們徑直往前門東街的吉祥衚衕而去。

“衚衕”一詞,從韃子語中傳來,即江南的里弄巷子。

在路口下馬車,大田公公說:“吉祥衚衕裡有一家學子居,是讀書人常住的客舍。昔日張太嶽進京趕考就住在那裡。你們先安頓下來,等王爺召見。”

小田公公補充:“附近是順城衚衕,有四十七座煙花樓。巷子口左邊是司禮監供貨的百貨街,又叫‘大柵欄’;右邊有一個很高的茶樓,叫‘大正有德’……你們逛逛就曉得了。”

論繁華,京城可不比你們揚州差~~

公公們的語氣有種莫名的驕傲。

晏家父子笑著說好,送別兩位公公,一家人搬著行李到學子居安頓。

還不到年底,進京趕考的舉子不多,晏珣順利住到了張居正住過的房間。

掌櫃自我介紹,他父親也是舉人,進京會試幾次不中,就盤下這間客舍,改行了~~

然後意外發現,開客舍比當京官還掙錢~~

“我們學子居不定期組織文會,幫助客人結交天南地北的朋友,比住在同鄉會館便利呢!”

“客人想吃什麼,可以讓店小二去跑腿,外頭街上南北吃食都有。”

連日舟車勞頓,一家人懶得出去逛,就讓店小二看著買些吃的回來。

不一會兒,年輕的小二提著食籃回來,熱情地介紹:“這是旁邊蘇家麵館的冷麵,店家

最新小說: 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 鎮國世子爺 快穿之摸魚日常 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 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 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 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穿進封神,簽到獲得原神技能 穿越女親王 夢迴西晉娶女帝 四合院:開局回收大師級鉗工技能 HP實用古代魔法的風神寵兒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 大明狗腿子 時空亂敘 穿越古代無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