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風格,和港臺風格完全不同,少了一絲活潑,多了一絲莊重。港臺的卻是多了歡快,少了嚴肅。
“去年,廣告業的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截止收廣告之前,我們一共接到了一千七百多篇廣告。這些廣告,來自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
按照慣例,開場肯定有一番演講的,這個工作由老者勝任了,足足講了接近二十分鐘,才說完去年的業內發展和未來展望,接著,他話鋒一轉,笑著說“在這一千七百多篇廣告中,我們jing挑細選了金獎八名,銀獎十名,銅獎十五名。每個組類,都有相對名額的四倍進入了提名,我知道,大家都很心急,今年中國最大的廣告獎項會花落誰家,但是還請大家稍等片刻,為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屆的終審評審團。”
第124章 長城獎頒獎典禮(三)
read_content_up;013…10…30
背後三面巨大的電視屏,隨著展遠話音剛落,立刻同時播放起了畫面。
熟悉的音樂聲響起,雖然是令人輕鬆的,但是現場的每一個人心都提了上來。
“國內著名導演,平面著名攝影師,張一謀先生!”
“是張一謀!竟然有他評選!”“果然是大牌啊!”“張導正好是平面和影視的紐帶,這個評委選得好啊!”
頓時,一陣cháo水一般的議論聲,從身處各個角落的記者身上爆發了出來。現場的大牌早就習慣張一謀的名頭,新人也被告誡絕對不能“忘形”,但是這並不能阻攔到記者們的熱情。
“what?張先生不是導演嗎?怎麼能勝任評委?”一名黑面板的記者誇張地張大了嘴“他在中國名氣這麼大,竟然會答應來當評委?”
“老兄,這你就不清楚了。”現場的中國記者早就眼睛放光,作為國人,他們更能瞭解張一謀對一代人的影響“張導的老本行就是攝影,對於sè彩的運用,平面藝術,國內比他好的還真不多。”
“至於當評委嘛……”他興奮地看了一眼超大的電視屏,上面鏡頭已經轉到了張一謀身上,他正微笑地揮了揮手“只能說廣協的手筆越來越大了啊。”
他們還沒討論完,下一個人的名字就出現在了電視屏上。
“香港著名平面設計師,‘全球華人十大設計公司’陳又堅先生!”
“靠!”這次,倒不是記者,反而是大多數觀眾席上的廣告設計師們發出了齊聲驚歎!
何八仙,沈照玉,兩人幾乎是同一個動作,眼睛猛地瞪大,身體一下前傾了過去,彷彿想看清楚電視上那個留著一撮小鬍子的人是不是本人一樣。
林嘯也愣了一下,他完全沒想到,廣協這一屆的手筆竟然如此大,不僅請了張一謀,更有陳又堅。哪一個不是自己行業的鼻祖地位?
“難道是因為即將入世?開始公開行業透明度?再抬高地位和聲譽?”想來想去,他也只能想到這個這個理由,否則難以解釋這次評委的地位遠超以往的原因。
他知道“全球華人十大設計公司”這個頭銜,是由設計界視為“聖經”的《graphis》雜誌頒發的。而在1997年,他的海報及藝術掛鐘被美國舊金山市現代美術博物館納為永久收藏品。
這個名頭,絲毫不比張一謀弱!
“萬科集團,廣告創作藝術總監,陳少華!”
“中國時尚界教母,洪恍!”
每一個名字的出現,伴隨著一張只在報紙雜誌電視上看到過的臉,微笑地出現在超大電視屏上的時候,總能伴隨著或多或少的驚呼。儘管已經極度壓抑,但是那些名字總能讓一些控制力不夠強的人驚撥出口。
“這一屆的廣告節,終審評委這名頭……”沈照玉苦笑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