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父直接問:「團隊還入股?你還有錢投?」
… …一句問在了他的七寸上,席烽老臉一紅。幸好慕黎黎在旁邊接下去:「團隊先認購,出資可以往後拖。」
還有一套房子兩臺車,這老底差點給揭穿了。
時間一晃到了八月底,可喜的是政策放開,酒店的入住率在慢慢回升,周圍大小公司終於全線復工。
甚至有專家預言,市場將出現一波消費的報復性反彈,諸多行業因此受益。烽火會嗎?席烽的回答是,不會。
商務活動的客流多起來,休閒度假的人群依然寥寥。即便在商務使用者中,烽火的品牌優勢也不算突出。
網紅酒店、特色酒店越來越多,只靠跑馬圈地的開連鎖顯然越來越難以在酒店領域開啟影響力。
在慕黎黎的商業計劃書做到第五版的時候,對於競爭戰略的規劃還在一改再改。
做規模、做效益、還是做科技?公司總要聚焦在一個精細化的起點上,最後席烽一錘定音,其他往後排,按照原定的軌跡,先把技術短板補起來。
在運營的效率和團隊的管理上,烽火已經做到了一個上升的瓶頸。人力所不能突破的,那就讓智慧化的平臺來做。常態化的防控背景下,人和人的接觸方式受限,那也讓自動化程式甚至機器人來做。
這和烽火長久以來關注使用者質量和體驗的目標,同樣一脈相承。是時候擺脫作坊式的思路了。
恰好李火亮的數位化方案雛形出爐,前臺、中臺、後臺,使用者畫像、行為分析,軟體、硬體,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一匡算初期投入,雖對現階段來說是個天文數字,用前兩輪融資的資金來負擔卻也綽綽有餘。
「技術含量高的話,對融資會是個積極的乘數效應。」慕黎黎說。沒有一種力量的提速作用比技術更強,沒有一種成本比技術投入更能有高增長的驅動力。
李火亮作為未來的cto ,信心飽滿:「時間不等人,我們已經落後了一年,現在要做只能奮起直追了。原來的團隊建起來又叫停,士氣大不如前。這次我建議走個快捷方式,我們從市面上搜羅搜羅,能找個現成的開發團隊最好了。」
「五六十人最好,七八十人不多,最好有一些開發酒店平臺的經驗,直接把團隊挖過來,保證事半功倍。」
負責招聘和獵頭的人力總監一聽就撓頭,問了好幾個需求上的問題。挖人簡單,一鍋端地挖團隊,又不是挖現成的白菜… …
慕黎黎忽然說:「我倒有個合適的目標,可以去問問。」
苗苗聽她講完,不停搖頭:「你這個湊法,真是… …別具一格。」
「公司做不起來,不如趁早另尋出路,不是嗎?」
「說是這樣說。可鍾易的公司半死不活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這是在盤活業務,還是在活活氣死人呢?」
慕黎黎不說話了。苗苗嘖嘖稱奇:「我以為我會玩,原來更會玩的在這裡!慕黎黎,看不出來你還有這種左擁右抱的雄心壯志!」
什麼呀,慕黎黎白她。苗苗對她神奇的腦迴路驚嘆不已:「舊情人有難,你無私支援。地下老公有難,你也無私支援。最大公無私的是— —你居然給他倆支援到一塊去了!」
慕黎黎幽幽嘆了口氣:「我和鍾易不是那種關係,我和席烽,也不是那種關係… … 」
「哪種?」
「刻骨銘心,非卿不可。」
兩個男人都沒到那種程度,神魂顛倒到眼裡只有他一人。在慕黎黎這兒剛好相反,一說工作要事半功倍,她真的心無旁騖,沒想那麼多。
「你確定hold得住?兩個男人,你老公就不是善茬了,再加上鍾易,泥人也有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