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往往也奇高,執行人更是殺手界頂尖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可聶小無奪將起來卻不僅無一失手,更是絲毫破綻全無,半點痕跡不留,不說武功招式,甚至連高矮胖瘦都讓人看不清楚,是男是女也無從分辨,來無影、去無蹤,確有其事卻無從追查,讓人如何相信呢?
所以殺手同盟對此都做為作弊處理,並對當事執行人處以嚴重警告與高額罰金即整單佣金以賠償僱主損失,理由是作弊且理由太爛,有失職業道德與高手身份;而其他高手先是聞風還啞然失笑,可接下來往往自己便遇著了“聶小無事件”,不僅有口難辯更因此深恨此人。同盟也感到了大事不妙,曾經派出若干位高手聯手設局,想要一舉擒住其人並將之碎屍萬段,卻在經歷了無數次嚴重失敗和鉅額損失後黯然收場。
據說聶小無每次一出手便制住了所有高手,而後施施然將他們帶往殺手同盟總壇,直接向盟主要賬,最後一次因為出動的高手有30人之多,聶小無還預先準備了若干車馬才將他們運送回來,好在都是深夜,聶小無的行動也非常迅捷隱蔽,不然盟主真可能當場撞牆自殺,而殺手同盟也許從此就不復存在了。
此役之後,聶小無聲名大振,許多王孫貴胄都希望僱傭他來完成絕密任務,甚至傳說皇上也想僱他去刺殺敵國君主,卻從來無人能聯絡到他,讓他出手的惟一辦法也只能是到殺手同盟下單備案,許以重金,以期引起他的興趣,所以殺手同盟的業務非但未受影響,反而日見興旺,甚至有人因此而認為聶小無不過是殺手同盟為了刺激市場而想出的新奇點子,但越來越多的高手們的親身見證終於使人們相信了聶小無的存在,並將他視作當世江湖傳奇人物之首。
版本二:出於版本一中描述的種種事蹟,有些人,包括一些“聶小無事件”的當事人,都堅持認為聶小無絕不是一個人,因為他的每件大作以常理推斷,都會得出絕不是一個人所能夠完成的結論,而雖然他們在事發當時感覺自己面對的好像只是“一個人”,但鑑於這個人出現之前他們也根本毫無察覺,所以暗中也許潛伏著若干同樣裝扮、輕功絕頂的高手,經由細緻排練後的巧妙配合,才能在出手時無聲無息卻又“瞻之在東,忽焉在南”,造成令他們也無從應接的震懾效果,以及此人武功高不可測的假象。因為聶小無出手和退卻都集迅捷與飄忽於一身,通俗地說就是身法快得根本讓人看不清楚,只能感覺。
況且殺手藝術歷經一段時間發展與完善,並在集結了所有殺手的經驗與智慧的殺手同盟總結與凝練後,即使不是滴水不漏,也稱得上嚴謹縝密了,而聶小無次次都能詳細確切地得到若干時間內的所有任務資訊,從中甄選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進一步得到這部分任務的詳細資料以及執行進度,然後在最後一擊前勘察好環境並找到絕佳位置埋伏妥當,舒舒服服等待執行人到來,這周密細緻的準備工作絕對需要若干內線、若干外援、若干勤務、若干先遣、若干後應等等人手的配合才能保質保量並嚴格準時地完成,也就是說,莫說一個人,就是兩三個頂尖高手也未必做得到,所以據他們分析,這個組織至少是由八到十個各懷絕技、分工精細而配合默契的精英分子構成的。
最後,聶小無留下字號的方式也可以作為一項非常明顯的證據:他慣於在全身而退之時,從半空擲下一張寫著“聶小無”的字條,而據目前收集的結果來看,每張字條上的筆跡都不同,也毫無共同之處——惟一的共同之處就是字都寫得很難看,彷彿是胸無點墨的白丁照著別人寫好的字樣,粗手笨腳依樣畫葫蘆的成果,但難看得張張不同、各有千秋,就讓人很難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