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蕭瑟突然拍手稱讚,緩步走了出來,肅殺的場面一下子被打破,大家愕然地望向他,眼看皇上就要和西瞻使臣打起來了,什麼事好極了?
只有青瞳眼睛猛然一亮,一下子放下心來,蕭瑟肯出馬,實在是好事。此刻她高興得真想罵一句,任平生經常出口的國罵——XX的,你小子不裝了嗎?
“從古至今,沒有哪兩國邦交能如我們這樣親密。”蕭瑟滿面笑容道,“兄弟之邦,原本就應該守望相助。人與人相處如此,國與國相處也應當如此。既然我們是兄弟,互相出兵幫助平亂也是分內之事。”他轉向貴豈來,道,“既然兩國交好,何必在邊境列兵?不如大苑將駐軍撤出雲中三千里,貴國將軍隊撤離平城三千里,這樣我們兩國就可以守望相助,一方有難,另一方隨時相幫,免除許多麻煩,你看可好?”
這交易不實在。雲中雖然是大苑領土,但是自從定遠軍解散後就一直沒有駐軍,楊寧之亂時又逢大災,人煙稀少,城池也破敗不堪,完全修復得要幾年時間。因為現在駐軍雲中消耗不起軍費,雲中其實只有幾百探哨,撤離不撤離無關緊要,大軍都駐守在關中。而平城一向是西瞻軍事重城,既囤積了大量物資,又駐守著重兵,他們撤離平城就真的是給大苑讓開一條大路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十五、和約(3)
貴豈來生氣了,“雲中之後還有關中,那能算撤兵嗎?”
“這麼說可就不對了。”蕭瑟道,“貴國願意出兵相助,我們讓出雲中三千里,是開啟大門歡迎你們。雲中以內是我們的內地,自己的事情還得自己做,又不好全麻煩你們。你們也是一樣,平城後面三千里的地區,西瞻也儘管駐兵就是。”
豈有此理,平城後面三千里就快到沙漠了,西瞻人在沙漠裡怎麼可能駐軍?但是事情的關鍵不在這裡,兩國撤出邊境之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可能,這樣的條約別說雙方都不可能籤,就算簽訂也必然是一紙空文。
貴豈來知道再在這件事上逞口舌之快已經沒有意義,西瞻的本意如果是想兩國互相進軍,那就不用派他來,直接開打就是。看大苑朝臣的反應,貴豈來知道實際上大苑也不是真的要進軍西瞻,他們雙方都是在佔口頭便宜,想佔據一個氣勢而已。
這本來是他的專長,然而此刻被蕭瑟佔了上風卻不敢發揮,蕭瑟講的雖然是歪理,但畢竟還是在講理。要是他想在口舌上壓倒蕭瑟,恐怕又要像那天一樣,換個根本不和你講理的人來。堂堂正言在朝堂上被活活氣暈,這輩子他不想再來一次了。於是他聲音溫和起來,“此事關係重大,外臣還要回稟我國君上才能決定。”
蕭瑟也順著臺階下,溫聲道:“既然這樣,我們還是討論邊民問題吧。快要過年了,我們也想早點接他們回來和家人團聚。”
細節上的糾纏不適合在朝堂上說,也不用相國親自出馬,一天以後,鴻臚寺卿就將商議後的條款呈上了。第二條歲貢沒有答應,但第一條贖回邊民的代價是二十萬兩銀子和五千匹絲綢,這遠遠超出一般交還俘虜的正常價格,算是給了西瞻人面子。
為了能讓西瞻人接受,掌管外交的鴻臚寺卿又提出給西瞻茶葉、布匹、玉器等一大批物資,當然不能用歲貢的名義。鴻臚寺卿為了不讓國人把賣國的罵名安在他頭上可算煞費苦心,在文字上好好做了一番文章,歲貢變成了“通誼”。
中原人最會做文字遊戲,宋朝每年為了給金國進貢弄得焦頭爛額,大家都快吃不上飯了,還美其名曰“歲賜”。世界上要真有這麼慷慨的人,青瞳也願意接受這樣的恩賜。
鴻臚寺卿和大部分大苑官員一樣,認為真的打起來自己一方沒有勝利的希望,一點血不出怕是不行的,能掙回來的只有一點面子罷了。既然西瞻強調兩國友好,那就不妨從友好下手,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