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之前在窮嗖嗖的文藝片組待多了,虞江還是沒適應這種財大氣粗的場面。
生怕後期資金跟不上,組裡又得到處拉投資,沒忍住多問了幾句。
“廖導,您這搞這麼大啊?等咱拍完就拆,多少有點浪費吧?”
廖永寧大手一揮得意道:“等咱拍完,這就變成半島戰役仿戰場景點了,市裡是半島戰役紀念館,咱們腳下的這座山會做成還原重要戰役的戰場……”
他又手舞足蹈的說了半天,中心思想就是置景不止不會導致劇組資金鍊出問題,甚至拍完還能賺錢。
像這樣的紅色景點國家是大力扶持的,歷史資源再加上一點點明星效應,腳下的雪山也許未來會成為一個還不錯的景點。
雪原上的主要區域基本就是這些,剩下的那一半要保持原始狀態,特意圈出一塊禁止踩踏的區域。
在這裡拍攝的一場重頭戲就是馬旭和辛睿鳳在雪地拖傷員,為防止拍攝前沒有這麼好的雪,所以這塊是專門為那場戲留著的。
也是借這裡有景點規劃的光,水電之類的基礎設施都是現成的,給劇組帶來不少方便。
從鄂北直接來遼東深山,虞江穿的不夠多,逛了半天也有點冷。
盧詩惢見她插著兜打哆嗦,提出要先去宿舍休整一下。
在野外拍攝能有這樣的宿舍條件已經很不錯了,房間不小,獨立衛浴,內有電暖氣。
兩棟樓是按性別分的,虞江跟盧詩惢住在女生樓的四層,她們的助理也住在同層。
佟珈靜已經把虞江的宿舍佈置好了,在組裡虞江沒什麼特別需要她的地方,所以她明天就回京市了。
在宮佳楠的強硬要求下,虞江不得不把汪丹丹留在組裡跟著她。
休息半天,晚飯後導演跟她們倆開了個小會,順便把明天要拍的場次劇本拿過來了。
剛進組沒有重頭戲,明天主要是一些馬旭跟辛睿鳳救治傷員的散鏡頭。
半島戰役從華夏部隊踏上半島,到部隊全部撤離總共八年,這八年間環境艱苦,傷亡慘重。
馬旭跟辛睿鳳所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45師135團衛生隊,隨著戰局變化逐漸深入戰區。
虞江所飾演的馬旭是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而辛睿鳳是第一次上戰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是救治傷員的散鏡頭,也是根據場次不同,有很大區別的。
從剛開始在三八線以北的戰地醫院接收傷員,到在炮火中搶救傷員。
即使知道這些鏡頭在全片呈現中佔比不大,虞江跟盧詩惢也湊在一起認真研究。
正因為這些鏡頭都是一閃而過,才更要求演員用精準的表演,把情緒快速的傳遞給觀眾。
明天一共六場戲,除了有兩場初期戰地醫院的戲有臺詞,剩下的都沒有臺詞。
兩人拿著廖永寧剛拿過來的幾頁劇本討論情緒,直到睡覺前才各自回去休息。
次日清晨,劇組即將正式開機,兩位主演早上八點開始化妝。
小麥色的虞江跟白皙的盧詩惢並排坐著對比明顯,作為整條故事線裡唯一沒做美黑的人。
盧詩惢的膚色改變尤其重要,在半島戰役部分展現時間線的除了戰爭環境,最明顯的就是她的膚色。
簡單搞了個開機儀式,說是開機儀式,其實就是大家一起拍了張合照,廖永寧是最不講究這些的。
第一場戲是在中轉帳篷那,兩位主演的表演功底紮實,配合也默契,包紮手法也不是白練的。
要不是廖永寧多要了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場戲都能一條過。
特約群演都是早上從市裡接來的,在雪山上的戲要用到很多群演,接下來只會更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