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恭賀三教現世!”聖山山腰處升起一股浩然銀芒,幾個蒼蒼老人領著一群年輕學子遙遙一拜。
“南元蓬玄洞天,虛陵洞天,山赤水天,朱日太生天代表道門十八洞天恭迎登仙虹橋。”
“大光明寺,大悲寺,廣濟寺,妙應山,萬佛塔……喜聞大雷音寺苦海護生。”
“中元九歌門率領弟子恭賀三教涉世。”
“古蘭教特來參與盛會……”
“醉蝶銀河……”
……
一聲聲洪鐘大呂般的道賀自聖山各個方向傳來,每一聲都震得山上群修心中激動,這些高高在上的超級勢力,聖地,此時竟拋開往日一切恩怨情仇,齊齊前來恭賀三教布武,這是典籍都未有記載之事,很有可能是萬古以來的第一次。
就在這時,大雷音寺傳出三聲鐘響,大雄寶殿的大門緩緩開啟,一道耀目金光穿透雲霄,但絲毫沒有給人刺痛之感。
金光中,淨琉璃的絕世身姿慢慢浮現,絕美的面容顯現大慈悲相,似乎化身世間沉溺情愛最多愁善感的妙齡女子,但她的苦,她的愁,比那深刻百倍,令見者動容,深深覺得是自己的一身汙穢導致了眼前女子的慈悲苦相,慚愧不已。
淨琉璃右手託著潔白蘭花,左掌豎起對著聖山宣了一聲佛號,而後面向登仙虹橋和諸天,朱唇輕動:“事關布武安排,晚輩淨琉璃,代表大雷音寺請儒、道。兩教前輩入內議事。”
淨琉璃話音剛落,但見登仙虹橋上飛出一點彩光,只是一閃便不見了蹤影,諸天巨獸的天靈上射出一道虹光,迅速沒入了大雷音寺。
聖山之上所有人都屏息靜氣,心神慢慢平靜下來,安靜的等待著。此前,江湖人只知道儒門有聖使降臨,挑選了五名布武人選進入聖城,而對於佛道兩家的安排是一點訊息都沒有的。
按照古籍記載的布武盛事,當是按儒道釋所排,儒教所布武學通常都是三教之最,聖山之巔山石懸崖上的功法大多都是儒門弟子所留,緊隨著是道門,道門中人喜歡擺弄玄機,常常使人如墜雲霧裡,天資悟性不佳的人其實很難有什麼收穫,最後就是佛門了,他們的法只適合有緣人,甚至連誰得了好處都看不見摸不透,最是令人無奈。
但這一次三教的舉動明顯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布武都隆重得多,說不定會有更大的驚喜。
三教主持之人似乎都是果決爽快之人,僅僅過去片刻便似乎有了結果,大雷音寺的塔尖忽然射出一道金光,登仙虹橋之上同時射出一束七彩光芒,諸天巨口張開,一道浩大銀光發出。
三道聖光無聲無息的聖山之上匯聚,慢慢擴大,最後共同形成一個方圓數百丈的聖光平臺,頗有幾分當初八卦峰八卦道臺的意味。
淨琉璃腳踏金光一步一步登上聖臺,清風撫發,鵝黃衣裙飄飄若浪,環目四顧,似乎眼下的眾生相已經盡入腦海,波浪不驚,安然自若。
“三教布武,論道天下!”輕輕的八字道出,聲音響徹天地,字裡的意思不難理解,絕大多數人都在第一時間明白了此次布武的做法。
論道天下!這就是三教欲行之事。淨琉璃說完便化作一道虹光迴轉大雷音寺去了。
聖山之巔一直翹首觀看的風寒水此時不由得砸了砸嘴巴,艱難的嚥了一口唾沫,小聲對身旁的秋代雙說道:“江湖傳聞這淨琉璃長年在定禪天靜修,與佛門神僧牟尼上師等人都分屬同輩,現在看來,似乎是真的啊,她是怎麼做到?”
秋代雙搖了搖頭,說道:“現在看的仔細了,本少竟是覺得她更加模糊了,越看越不真切,當真是怪事。”
就在兩人低聲議論的時候,天地間忽然響起神劍出鞘的“鏘”然之聲,聞者無不神識一震,頓時覺得一股高超孤絕的劍意瀰漫在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