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敷桑汁,不然,舌硬緊,漸至撮口,難治。
愚按曾世顯雲∶嬰兒一七之內,腹肚脹硬,臍畔浮腫,口撮不開,攢眉而叫,名臍風。或因剪臍帶少短,或因束縛不緊牽動,風入臍中,或因鐵器斷臍,冷氣入內,傳於脾絡,致舌強唇青,手足微搐,不能吮乳,啼聲似鴉,喉痰潮響,急掐破口泡,去其毒水,以艾灸臍中,亦有復生者。治法多端,無如灸法,或以天南星一錢,生薑自然汁調灌,為妙。
卷之五
變蒸
屬性:小兒不時變蒸,變者異常也,蒸者發熱也,所以變換五臟,蒸養六腑。須待變蒸多遍,氣血方榮,骨脈始長。
愚按錢仲陽先生雲∶小兒在母腹中,乃生骨氣,五臟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後,即長骨脈,五臟六腑之神智,自內而長,自下而上,故生後三十二日一變蒸,始即智意異前。蓋人有三百六十五骨,除手足中四十五碎骨外,有三百二十數。自生下,骨一日十段而上之,十日百段,三十二日,計三百二十段為一變,亦曰一蒸。骨之餘氣,一自腦分入齦中,作三十二齒,則齒數當與變日相合。然而齒有不及三十二數者,由變不足其常也;有或二十八日即止長二十八齒,以下仿此,但不過三十二之數。凡一週遍,乃生虛熱諸病,如是十週則小蒸畢也。計三百二十日生骨氣,乃全而未壯也。故初三十二日一變生腎生志,六十四日再變生膀胱,其發耳與 冷,腎與膀胱俱生於水,水數一,故先變主之。九十六日三變生心喜,一百二十八日四變生小腸,其發汗出而微驚,心為火,火數二。一百六十日五變生肝哭,一百九十二日六變生膽,其發目不開而赤,肝主木,木數三。二百二十四日七變生肺聲,二百五十六日八變生大腸,其髮膚熱而汗,或不汗,肺者金,金數四。二百八十八日九變生脾智,三百二十日十變生胃,其發不食,腹痛而吐乳。此後乃齒生,能言,知喜怒,故云始全也。太倉雲,氣入四肢長碎骨,於十變後六十四日長其經脈,手足受血,故能持物,能立,能行也。經雲變且蒸,謂蒸畢而足一歲之日也。師曰∶不汗而熱者發其汗,大吐者微止,不可餘治。全嬰方雲∶變蒸者,長氣血。變者上氣,蒸者發熱也。輕則體熱,虛驚,耳冷,微汗,唇生白泡,三日可愈;重者寒熱,脈亂,腹疼,啼叫,不能乳食,食而即吐 ,五日方愈。其候與傷寒相似,但以唇上白泡驗之。亦有受胎氣壯實,不熱不驚,或無證候而暗變者。竊謂此症小兒所不能免,不必服藥。古方以黑散子、紫丸子主之,非惟臟腑不能勝受,抑且反傷氣血,慎之慎之!嘗見一小兒,至二變發熱有痰,或治以抱龍丸一粒,卒至不救,可以驗矣。然父母愛子之心勝,稍有疾病,急於求醫,而醫者不究病情,率爾投劑,殊不知病因多端,見症相類,難以卒辨,況古人稟濃,方多峻厲之劑,緩服可也。
卷之五
潮熱
屬性:小兒潮熱,或壯熱不退,多是變蒸及五臟相勝。不必用藥;又多是飲食停積鬱熱,由中發外,見於肌表。只理其中,清陽明之熱而表熱自除。不可認作外感,輕易發汗,用小柴胡輕利等藥重傷其內。又潮熱不退,恐是出痘,亦當審察,勿便用藥。
愚按前症若因飲食停積,或腹痛、吐瀉,或肚腹膨脹,宜用保和丸以消導健脾;若飲食既消,或腹痛不食,或肚腹膨脹,宜用四君子以保養胃氣;若因誤行汗下,損傷元氣,宜用參、 、歸、術、陳皮、甘草以補中氣。大凡傷食,脾胃必損,宜固胃氣,庶無變症。若寅、卯、辰時熱者,屬肝經也;巳、午、未時熱者,屬心經也;申、酉、戌時熱者,屬肺經也;亥、子、丑時熱者,屬腎經也。當詳其虛實而治之。
凡屬虛熱、實熱,投以攻補之劑,其病既不增減,乃是病根深固,而藥力未能及耳!須宜多服,功力既至,諸病悉退,切不可改為別治。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