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說你是急火攻心,多養養就好,喝點粥清淡點,有利於清涼去暑。”
蘇林內心不屑,神一般的急火攻心,現在還是初春,去他大爺的暑。他抬起頭正要反駁,就對上了玉書凝視他的眼睛,關心愛意都灼灼分明。他心裡突然變得柔和,覺得這樣的關懷也不錯,於是張開嘴,將粥嚥了下去。
玉書就這樣坐在床邊,一口一口的喂著他起來。
大半碗粥下肚後,腹中的飢餓感已經全部消失。見玉書很快的洗完了碗筷,再次坐在了自己邊上,看著她眼裡紅紅的血絲,他這才掙扎著說道:“玉書姐,去休息吧。”
玉書撥了撥頭髮,看著他微微一笑,說道:“沒事兒的,我等會兒就去休息。”她仔細的看著他,“小蘇,好點了嗎?”
蘇林心中更暖,但卻更加擔心。因為於家大少的騷擾,玉書姐已經整整本個月沒休息好了,這樣下去她肯定扛不住的。只得說道:“沒事兒了,大夫也說了,我這不是什麼大毛病。明天還要縣試,我身子稍弱,明天還得你送我去。若是你不休息好,耽擱了時辰……”
果然,這話一出口,玉書便猶豫起來,終於一咬牙點頭說道:“那好,我現在就去休息,你先休息吧。”
說完她仔細的看了蘇林一眼,眼中的擔心顯露無疑。
蘇林向她笑道:“去吧,玉書姐,等縣試完,我再好好調理幾日就行了。”
聽到這裡,玉書便站起身,輕輕的吹滅床榻邊的蠟燭,轉身走向了另一間屋子。走到門邊之時,聽到熟悉的男聲說道:“玉書姐,晚安。”
她的心微微一跳,步子一頓,然後飛快的點點頭,也不管黑夜中他有沒有看見,消失在了房間拐角處。
蘇林搖了搖頭,意識凝重的感受著自己的狀態,終於咬了咬牙,看向漂浮在智海中央的光芒。在那光芒之後,一句箴言清晰的刻在腦海裡:“孰為汝多知乎。”
這句話出自《兩小兒辯日》,說的是孔子向東遊歷,遇見兩個小孩兒爭論太陽是升起時離人近還是日中時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看起來早上大中午小,所以早上離的近。一個認為早上冷中午熱,所以中午離人更近。兩人各執一詞,孔子也無法回答,所以小孩子對他說:“誰說你是百度?”
這是儒家名篇,是讀書人必學之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將一句話理解透徹,便能開啟智海,擁有文氣。若以普通秀才之言開智,可得一磚才氣。以舉人之言開智,可得兩磚才氣……以大儒之言開智,可得六磚才氣,半聖七磚,亞聖八磚,聖人之言得九磚。
歷史上以大儒之言開智的,最差也是學士。以聖人之言開智的,皆是半聖。但五國每十年,方有一位以聖人之言開智,任何一位出現皆是舉國同慶。
而這一團光芒裡的箴言,便是聖人之言。
蘇林出身士族,父母早逝,但士族未成年前皆可世襲,於是士族出身的蘇林不懼商賈家庭於家。但這是相對的,只要自己沒了士族身份,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這麼輕易揭過的。
蘇家灣這一塊,乃是縣中最繁華之地,於家便是這一代的首戶,比之縣城中兩戶亦是不遑多讓。而這一代於家的小少爺於凡更是不凡,十二歲便已經開智,如今參與縣試,當是案首的有力爭奪者。這樣大的壓力,讓蘇林都急切了起來,匆忙之間,甚至不管細思的箴言乃是聖人之言。
“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無數先賢對這句話都有自己的理解,若不能推陳出新,我是根本不可能以這句話開智的。”
“但他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必然有他自己的原因。無論如何,我都要對症下藥。”
感受到才氣在自己身體內醞釀,但始終無法衝開智海,達到開智的程度。聖人之言之所以不能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