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並形成戰鬥力。
別看這時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但在戰場上往往就是這麼一點點的差距就足以決定整場戰鬥的勝負。所以練習直升機空降還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直升機空降的確是好處多多,但也正是因為其速度慢、高度低而使傘降的危險性成級數上升。
不過這些卻不需要我擔心,趙敬平等參謀很快就制定了一整套的訓練方案……我想之所以他們這些參謀能夠這麼快就制定出合適的方案,完全得益於他們也參加了跳傘訓練,知道跳傘存在著哪些風險。
他們的方法就是循序漸進,先是使用直升機進行輕裝、高速、高空的跳傘。(。pnxs。 ;平南文學網)也就是一開始只扛一把槍甚至連子彈都不帶,讓直升機以較快的速度在合適的高度上進行傘降。
話說這直五的最大平飛速度為每小時210公里,運五的最大速度則為每小時256公里,也就是直五以最大速度平飛,差不多也就是運五飛得慢一些的狀態。然後再把高度控制在七、八百米左右,於是這就給了戰士們很大的時間空間了。
接著在戰士們漸漸熟悉直升機附近的紊流並知道該在什麼時候開傘較為合適之後,再漸漸增加戰士們的負重慢慢減少直升機的速度和高度。
這種訓練方案無疑是很成功的,因為戰士們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把重量加到全副武裝且高度降到了600米,這幾乎就可以說已經達到了蘇聯直升機空降部隊的水平了。
當然,因為我軍現裝備的傘具存在諸多不足,所以這重量已經很難再往下增而高度很難往下減了。
就像的陳勝德說的:“咱們這一代傘承載力本身就不大,再來這樣全副武裝的低空跳傘很容易就會出問題!”
我從刀疤那瞭解到的情況也是一致的,雖然戰士們在訓練時已經很小心,而且還是儘量選擇平坦好跳的地形,但隨著高度的降低和重量的增加,著陸時的衝擊力也跟著越來越大,到現在已經有十餘名戰士扭到腳或是閃著腰了。最嚴重的還要屬我手下的一名警衛員,著陸時沒站穩屁股重重的砸在鵝卵石上……據說那牛舌狀的鵝卵石都裂成了兩半,可想而知這警衛員受到的是怎樣的衝擊力。
這警衛員當時就爬不起來了,後來送到醫院去檢查……尾椎骨骨折。這一來就落下病根了,開會吃飯等連椅子都不敢碰,一坐下疼得不行。最難受的還是晚上睡覺,仰臥、側臥都不行,非趴著不可,於是沒幾天整個人就瘦了一圈。
但就算這樣他還是堅持著參加訓練,我看著有些不忍心,就對他說道:“小趙啊,這要是實在受不了,咱們就復員吧,反正咱們背後有個公司呢,不愁找不到事做!”
“營長,我能行!”這個姓趙的警衛員想也不想就回答道:“不過是點小傷,沒事!俺可是警衛員,要是這點小傷痛都受不了,那還怎麼保護首長?!”
被他這麼一說我就沒再多說了,我打心眼裡佩服小趙這樣的毅力,當時我心裡就在想……這要是我碰到他同樣的情況,只怕正好讓我找著藉口告老還鄉了。但人家就是能在部隊裡堅持下去,甚至在平時訓練時根本就看不出他有什麼傷痛。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叫犯傻,但我卻知道像小趙這樣的人在我們部隊裡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