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謝天下!”的同時,卻並沒有多少人喊出“撕毀媾和條約!”、“帝國重整與**再戰!”的口號,顯然殘酷的現實讓他們不得不選擇把怒火傳移到他人的身上,儘管他們指責媾和條約“賣國”之款,但更多的人卻對戰爭終於停止了感到一絲心安,但是怒火需要發洩,在一些人的引導下,被火山般的怒火燃燒的日本列島數千萬民眾,將怒火指向了“赤軍”,是他們的叛亂導致了帝國的戰敗!導致了帝國蒙受此等屈辱!
當整個日本被火山般的烈焰籠罩著的時候,在日本以南的那串如珍珠般的琉球群島上,卻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情緒之中,四十萬琉球人用一種異常複雜的心態去面對著不久之後的“佔領軍”。
7月8日,當中日和平條約的內容傳至琉球群島時,島上的近四十萬琉球人對新聞中的一切產生了諸多複雜的感覺,琉球人到底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琉球人是戰敗者,還是戰勝者?琉球是被解放,還是被佔領?
根據《共和中國與大日本帝國和平條約》的約文規定,國防軍先遣部隊以及接收特派員將於15日到達的琉球首府——守禮,即日本帝國前沖繩縣首府那霸,會同日本帝國駐琉球軍政首腦辦理移交手續。
根據《中日和平條約》附文《琉球接收事宜詳案》規定,自接收東京命令起,即7月8日,日本帝國駐琉球武裝力量官司兵留營、武器悉數集中進入倉庫,各級軍官需約束下屬不得妄動,等待中國接收部隊以及官員到來。
同時協議規定中國將派出商船將日本帝國駐琉武裝部隊以及願返日移民送返回國,日軍武裝部隊撤離起於7月8日,由中國政丶府出資僱傭中立國籍商船將先期撤離人員運送回國,根據詳案的商定,至15日前,日軍駐琉球群島武裝力量需撤離50以上,即4萬人。
當政丶府宣告戰敗、與中國媾和、割讓琉球時,大多數日本人都流下了眼淚。這一天,對於每一個的日本人都是終生難忘。對於絕大多數駐琉日本軍人而言,大多數在得知這個訊息後很快從震驚、失落、迷惘中清醒過來,慶幸自己能夠從戰場上活下來。
那霸,這座曾經的琉球國王的都城內,第二十三軍司令部的地下作戰廳內,數百名二十三軍的軍官,包括司令官梅山次郎在內,此時穿上整潔華麗的軍服,戴了白手套,佩帶勳章軍刀,肅立端坐著,此時他們大多數人都是一副淚流滿面的模樣。
那些不甘心失敗的青年軍官們和一部分士官以及狂熱計程車兵,軍官騎在戰馬上,向過往的行人散發傳單。茫然不解的人們看到傳單上寫著。
“我們是日本皇軍軍官,我們絕不承認無恥的近衛簽定的媾和條約,我們決定發動武裝起義,以保衛帝國神聖的領土。我們向日本全體官兵和全體國民宣佈:我們的目的是挫敗敵人陰謀,保護天皇,保全國體,我們耿耿於懷的不是成敗,我們並非出於個人私利,為了忠於國家這惟一的正義事業,我們準備置生死於度外,我們衷心懇求全國人民及全軍官兵能理解我們這一行動的意義,與我們一道為保全國家、消滅天皇身邊的賣國賊、挫敗敵人陰謀而戰鬥!”
但是那些身穿著漢式服裝演變成的琉球服裝,操著與閩南語和臺灣語相近的琉球語的民眾的認同,儘管這些琉球人一時之間很難適應突然間身份的轉變,但是他們卻知道,新的統治者並不是殘酷好武的日人,而是友善相待琉球七百年的中國人。
而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的日本士兵而言,這些狂熱的軍官們的鼓動很難讓他們產生共鳴,他們的家人已經飽嘗了戰爭的磨難,這些士兵們在羞辱與悲痛之餘,卻也無可否認有某種得救之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和過去一樣選擇服從來自東京的命令。
“帝國已經同意將琉球“歸還”於中國,作為軍人,我們只有服從天皇的聖斷,別無選擇。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