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但人死的少,只陣亡了三百來人。主要是被扎死和向來路衝時遭槍彈打死的。踩中地雷受傷的多死的少。而十川大佐以下的三百餘名日本人遭大圖師長和周大少團長聯手收拾,全部向裕仁天皇老雜皮報到去了。還落下一百多匹全須全尾的漂亮的東洋高頭大馬,被大圖師長借花獻佛,全孝敬了那個漢人中的真漢子---埋地雷都要通知的周大少旅長。把周大少團長高興得嘴巴都合不攏了!我靠,全是活的寶馬啊!後世都要幾十萬一匹了。
沈平陪著以大圖魯巴根師長為首的原偽蒙軍第一騎兵師的中高階指揮官們來到了周大少團長在繁峙縣城的北上縱隊指揮部的時候,早就在電話中獲悉了峨口方向取得大勝利的喜訊的李航瑞政委等一眾哥子弟兄們見了,那是對周大少團長齊豎大拇指。他娃僅僅使用了數萬枚地雷,上萬根鐵製長矛,一個五六百人的戰鬥營,上千的只是集訓了數天的繁峙民眾抗日義勇軍隊伍(只是訓練了怎麼操縱“長劍”的長矛發射器和挖坑埋地雷,很多人連槍還不會打喲),就生生打垮了近四千人的號稱剽悍無比的蒙古草原騎兵。打死了六百多敵人(含三百餘名日本騎兵中隊的騎兵,當然也遭大圖師長弄死了一百多小日本騎兵),打傷了數百人(周大少團長已經安排醫療分隊出發緊急處理去了。開始接到周大少團長命令說是有數百名傷員,還把醫療分隊負責的那個周大少團長最先從成都忽悠來的周林醫院的副院長何江南大夫嚇了一跳:峨口方向戰鬥如此慘烈啊,結果聽說全是投誠的偽蒙軍騎兵師的傷員,何江南才放下心來高興地率隊去了),剩下的近三千蒙古騎兵全體陣前投誠!
峨口戰鬥的勝利,徹底解除了分成兩路進攻的日軍中一路威脅。同時也是狠狠地收拾了板垣徵四郎老鬼子,其冒險豪賭輸得血本無歸。又遭周大少團長壞其好事情了。而周大少團長也在這次峨口戰鬥中創造了一個令人感嘆的奇蹟:竟然無一人傷亡!(對於周大少團長自己來說,在其以後數年的戰鬥生涯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在李航瑞政委等老行伍的印象中,就是有所準備,全殲一個四千人的騎兵師,自己怕不得折損一半嘛,怎麼都得有幾百人啊?!神求了,這次自己的隊伍裡竟然一個擦破皮的都沒有(那是雙方几乎都沒怎麼見面啥)。眾人只能在心裡說上一個字“服了!”。
正如此前周大少團長所說,透過峨口這一場對於偽蒙軍第一騎兵師的戰鬥,足以證明:在現代戰爭中,騎兵作為一支精銳的突擊力量的作用大大減弱,確實是過時了,而且花費還不小。按周大少團長的新鮮說法,就是費效比太高。培養一個合格的騎兵耗費時間金錢之大,足以培養數十個合格的步兵都不止(中國大多數軍隊裡炮灰士兵的爛命不值錢,而戰馬值錢多了,更是沒有可比性)。就拿日軍所保留的大股的專門騎兵聯隊等也主要是用於特殊地形的作戰(其實說白了跟日本皇室貴胄喜歡玩馬養馬有關,日軍中的有識之士早就建議取消聯隊級別的騎兵隊伍了)。當然在中國戰場這個優勢還是有的,遇到像中**隊裡大多數雜牌部隊這種一個團乃至一個師連重機槍都莫得幾挺的嚴重缺乏重火力的隊伍還是蠻有威脅的。那大圖師長孝敬的一百來匹的東洋大馬,周大少團長順勢以原先鄭大章騎兵師的那二十幾個弟兄為班底成立了一個騎兵分隊(連),先給老子當騎兵通訊兵,摩托車沒油了就是死鐵疙瘩,這個就有了多一種的選擇。
在安排好投誠的大圖師長等以後,眾人又被周大少團長嚇著了:原來,周大少團長見到活寶馬,實在是按止不住心癢癢,跳上了一匹大紅馬。由於他娃身子瘦弱,把子又小(川渝方言小身材的意思),蹦到高頭大馬上坐起,才搖搖晃晃騎了幾步,就把眾人嚇得,生怕他一不小心摔下馬來,遭摔壞了,這可怎麼跟林總、蘭蘭妹妹等幾個“家”人交代嘛!
其實馬一跑起來,周大少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