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走過來,彼時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萬道霞光在一石法師的身後匯聚,一石法師宛如真佛降臨的身形讓人們紛紛俯下身來跪在路邊,不敢抬頭直視。
一八六六年年初,大江帝國的第一位女皇江武帝封一石法師為護國法師。時年已經八十六歲的一石法師決定將自己一生的經歷化成文字,記載下來。從一八六六年到一八八零年,一石法師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寫出了整整二百萬字鴻篇鉅著,自傳體小說《石頭記》。
在這部書裡,一石法師從自己的角度,描繪了從一八零一年到一八八零間年大江波瀾壯闊歷史程序。
紅樓夢的前五十回,從一石法師幼年時紙醉金迷的紈絝生活寫起,到童年的叛逆跟張揚,再到少年時家敗後艱苦的生活,直到他考中探花,那段時間正是大江從封建專制制度向君主立憲制轉變的前奏時期,那是個風雲人物輩出的大時代。而出身良好的一石法師就是在這個時候結識了許陽,許陌,洪秀全,艾達令,林康平,陶諍等許多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痕跡的友人,更是有幸拜在林如海門下成為他的關門弟子。而林如海無疑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個人。“吾將直道而行,雖百死而不悔。”這句話透過的一石法師的筆端,被人們作為林海一生最具代表性的發言而記錄在了各種教科書上。
石頭記的前五十回,同樣也是一張徐徐展開的中國封建王朝末期的生動畫卷:人們可以在書中找到當時貴族中流行的髮型,衣服款式甚至遊戲種類與烹飪食譜,也能體會到南北方風俗的差異,以及當時森嚴的等級制度,無節制的皇權是多麼的可怕。同時更能理解一石法師對女性的慈悲從何而來:他從小感受過太多女性的美好與溫暖,他身邊幾乎集中了各種型別的出色的女性。有好事者從一石法師的隻言片語中推測出他曾經先後暗戀過自己的表妹林康平與表姐薛寶釵,當然這種論調並沒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援。
而關於他出家後的日子,一石法師並沒有多做描述。從第五十一回起,筆觸的重點從他自身的生活逐漸轉向了大環境。一石法師從不因出家而把自己看做塵世外的人,他相信要提高自己的修養,就一定要為社會做一些貢獻,不可以獨善其身,更不可以因為自己出家了就喪失對社會的感情。為此他曾多次與他的堂妹,以對佛法研究的精深而著稱的淨安大師辯論,終於在一八一二年說服了淨安大師走出了庵堂,投身到了慈善事業中。
比較有趣的是,一石法師從不刻意的割除自己與俗世親友的牽絆,他去探望被寄養在好友許陽家的獨子賈艾的時候曾很開心的領著兒子去街上買筆墨,並在被信眾認出來的時候非常自然的回答:“這是我的兒子。”
一石法師在《石頭記》還寫了不少當時的傑出人物的日常生活及一些世人所不知道的故事。讓史學家們對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們有了更多的瞭解。
而十九世紀中葉,正是各種思潮興起的時候。一石法師的幾位好友在這個時候產生了理念上的分歧,當時任太傅,兼外相的許陽認為當前的以皇帝作為國家精神象徵,內閣掌握政權的制度非常適合大江的社會條件,而同樣崇雅學院出身的大法官洪秀全則堅持大江未來應該徹底廢除帝制,消滅皇權的存在。兩人幾次在朋友聚會的時候因為爭論這個問題而鬧得不歡而散,最終還是一石法師出了主意:“少麗,明燦,為什麼你們一定要在朋友聚會的時候談論這些,鬧得大家都不開心呢?既然你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為什麼不能講自己的觀點理論化系統化呢?有時間吵架,不如把你們的觀念系統的寫出來讓更多的人能夠見到啊!”。許陽,洪秀全二人聽罷十分慚愧,舉杯向對方道歉後冰釋前嫌,從此再不因為理念上的差異而影響到朋友間的交往。十二年後的一八四五年,許陽的《論君主》與洪秀全的《民主的必勝》先後出版,各自成為這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