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對這裡做出中肯評價。
五十年前,德川家康在此開設幕府,命令西日本的大名們,每一千石提供10個勞役,轟轟烈烈的建造江戶城下町。城堡周圍的土地,全都建成了市鎮。後來,各地大名和旗本,也被要求舉家搬來居住。甚至,各地的和尚、商人、工匠,也陸陸續續遷來,可謂集中了全日本的菁華。
此時的江戶城,明顯帶有軍事風格,街區甚至都有碉樓。
如果歷史不產生偏差,再過四年,一場大火燒掉江戶60的街區,重建之後就完全變成了商業風城市。
這破地方,人口已經有好幾十萬!
李銓乘坐的中國船隻,入港時就被發現,登岸時迅速被一群士兵圍住。
“天朝使者在此,快讓幕府將軍前來接待!”鄭道周派來的翻譯呵斥道。
李銓和溫九一出國的時候,只帶了幾個隨從,其餘全都是從鄭家借來充門面的,就連乘坐的船隻也是鄭氏商船。
江戶對外國人管控很嚴,在閉關鎖國的政策下,任何非日本人都要接受盤查。
聽說中國皇帝派使者來了,老中酒井忠清親自跑來迎接。
這廝排場十足,前呼後擁上百人。手下官員很多是步行,有少數騎馬開道,而酒井忠清本人,則乘坐一種奇怪的轎子。
中國的轎子,抬杆位於轎廂中部。而日本的轎子,抬杆在轎廂頂部。
古代倭人本來就矮,抬杆位於轎頂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轎廂的空間很窄,底部都快貼著地面了。就算想要擴大轎廂的空間,也只能往四面闊充,上下空間只有那麼一丁點。
酒井忠清的轎子非常豪華,轎廂使用貴重木材製作,表面如同精美的漆器,還裝飾絲綢之類以顯高貴。但那古怪的制式,依舊讓李銓努力憋笑,好似在抬一個裝猴的籠子。
“下國屬臣,拜見上國天使!”
“請起。”
酒井忠清戴著一頂立烏帽,帽身足有二十厘米高。連人帶帽子,站在溫九一面前,居然只及溫九一的下巴。
這位老中的身高,估計還不到1米4。
酒井忠清引著中國使者進城,交通工具卻是個麻煩,溫九一和李銓都無法坐轎。實在是轎廂太矮,根本就坐不直,坐直了必然腦袋撞到轎頂。
好在酒井忠清早有準備,弄來兩輛豪華馬車。
進城安歇,美食伺候,幕府將軍需要三天時間沐浴齋戒。
齋戒期間,還沒滿十三歲的德川家綱,帶領屬臣與中國使者會面。
在德川家綱之前,幕府對地方大名有絕對控制權。可這小屁孩繼位時才10歲,大權迅速旁落到老中手裡,幾個老中趁機瘋狂攫取利益。
酒井忠清也剛剛攬權不久,還沒有真正成為大老,只是一個相對強勢的老中。
在酒井忠清的安排下,德川家綱茫然照做,就連說話的內容都事先練習過了。
這種被老中掣肘的局面,德川家綱親政以後也沒法解決。於是,他的弟弟搞出側用人制度,有些類似大明皇帝用太監分權。
在隆重的接旨儀式之後,李銓大搖大擺拜訪保科正之,對外宣稱是要賞賜幕府將軍的叔叔。
屏退眾人,李銓開門見山道:“賞賜沒有,但我給閣下來帶了禮物。”
保科正之躬身下拜:“多謝天朝皇帝賞賜!”
李銓笑道:“禮物不在這裡,而在閣下的領地。”
保科正之不解道:“在我的領地?”
李銓說道:“中國欲開闢美洲航道,需要途經日本補給,補給港口最好在日本的東部。”
保科正之一愣,隨即狂喜。
這時的日本,越往東就越偏僻,就連海貿走私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