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停止運動了呢?想了半天,才想到,是離開學校以後。在學校,我與很多同齡人在一起,我們天天運動,尤其是喜歡對抗性運動,那是一種交流,不需要語言,一次傳球成功都能叫人高興半天,事後也會說起。離開學校後,這種交流便消失了,再沒有球隊,再沒有對抗性的運動了——我成了大人,努力避免一切對抗,連象徵性的對抗也沒有,沒有團隊,也沒有競爭,更沒有勝負,沒有了失敗後的沮喪,當然,也就消除了成功後的高興;我只是在“行行行”“好好好”當中度過每一天,為的避免痛苦,心安理得。唉,當個大人是多麼孤獨啊,對於大人,是沒有什麼真正的勝利可言的,人生已被客觀地看成一種過程,有點麻木,有點冷漠,有點煩,很難真正地高興起來,想想這一點真可悲。
晚上看了一小時電視新聞,在房間裡待了一會兒,無聊間試一雙籃球鞋。這鞋買了四年多,一次都沒穿過,那是我逛商場時隨手兒買了一個籃球,一雙籃球鞋,因為我家不遠處剛開了一個新的收費籃球場,買的時候想一個人去投投籃,好笑的是,也就是在買的時候想了一下,睡一覺以後就全忘了。現在那籃球還放在我的陽臺上,估計早該被灰塵壓沒氣兒了吧。
把鞋穿上,我決定下樓走走,現在是每走一步都恨不得叫一聲,但我仍走到樓下,接著,一狠心,試著跑了兩步,渾身鑽心地疼。我一咬牙,疼死我算了,於是真的跑了起來,一直跑到跑不動為止,最後停坐在馬路邊上,緩了一個小時。往回走的時候,我忽然有一種瘋狂的想法:堅持下去,每一天都堅持下去,直到像年輕時那樣,可控制自己身體為止,而不是像現在,把事情分成累的和不累的。我這麼想,如果這一次來廈門,我鍛鍊身體成功了,也許眼前的世界就會不一樣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羨慕、忌妒、愛
12月2日。
讀完一本小冊子,名為《羨慕與忌妒》,瑞士維雷娜·卡斯特著。這本書從心理分析的角度講了羨慕與忌妒,有幾點很有意思。
一、自愛主要是透過自我接受來實現。自我接受是指認識自己,接受自己的侷限性,但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可以發展的人。
二、羨慕者指望著被羨慕者心甘情願被他們役使,他們確信他們有這個權力。我們常聽說學校裡的優等生讓其他同學抄作業——他們認為這樣能緩和劣等生的羨慕,但其實做不到,最多隻能暫實做到,因為優等生的這個姿態正說明了他們有東西可付出。
有關忌妒,書裡使用一些詞語:佔有性,獨佔意識,缺乏自我價值感,缺乏愛的能力。
對策當然是一些反義詞。
關於愛,書裡引用了一些弗洛姆的觀點。
弗洛姆認為愛有兩種形式:存在式的愛和佔有式的愛。
“存在式”是指創造性活動,其中自體活度與理解力兩者缺一不可,這兩點意味著,關心某人或某物,不僅指對人的愛,也指對物和思想的愛,意思是,對某人或某物做徹底的研究和全的肯定,並對之產生喜好之情。愛的物件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棵樹或一種思想。總而言之,存在式的愛指的就是“賦予物件生命,增強物件的活力”。愛在弗洛姆那裡是一個成長過程,被愛人和愛的人都可以不斷成長髮展。
我認為這種觀點很開放,也很動人,它的風險是,如果透過你的付出,你的物件活力增強了,他(她)改愛了別人,那麼你便會失去那物件。相信很多人都不願這樣,但這想法的確很了不起,我認為這風險值得一冒,從積極的方面考慮,即使你失去了你的愛人,那麼你也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她)增強了活力,你的付出便成為對方幸福必不可少的元素。
“存在式”並不能減少我們的分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