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多王唯一的兒子,長輩再怎麼氣孩子腦子進水;畢竟還是抱有期待;只認為是別人帶壞了自家的兒子。
眼看兒子這邊勸不動,尼普祿多王想著改變策略,預備謀殺凱羅爾。在尼普祿多王心裡,是凱羅爾勾引得曼菲士六親不認;只要罪魁禍首沒了,兒子可以慢慢教回正道。
可是魔女哪有這個耐心等他第四次趕場。都說是買二送一送完即止,艾特拉非常講究效率,眼看尼普祿多王該串的場已經串完落幕了,魔女表示暫時不需要再招聘臨時演員,尼普祿多王別想厚著臉皮留下來求包養,她揮揮手強制打發尼普祿多王回三千年後繼續在博物館裡參觀白人黑人黃種人……
卡伊諾斯終於沒忍住對尼普祿多王同情地揮揮小手絹,艾特拉殿下把人,不,把魂利用完了就甩開,真是好殘忍好狠心,可憐尼普祿多王臨被甩前還森森地回過頭,急欲說出內心最真摯的表白,只可惜無情的魔女永遠不會再給他一個機會!
一瞬間被甩回現代的尼普祿多王急切回過頭,對著尚未散盡的光圈伸出手,卻無法再穿回古埃及去,最後用和曼菲士比大聲喊得沙啞的嗓子傾盡全力吶喊出心聲:“放我回去!神啊,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沒殺了那個盜墓賊的女兒讓曼菲士清醒啊啊啊啊!!!”
太慘了,這叫聲太慘了!以至於第二天就傳出開羅博物館鬧鬼的流言,某種意義上,流言也真相了!
說回三千年前的古埃及,愛西斯和伊姆霍德布已經完成強強聯合,整合了埃及和巴比倫,並在神殿發出神諭後,著手為愛西斯做漂白工作。
伊姆霍德布和愛西斯聯手策劃,一干心腹配合神殿做宣傳,各方努力下,凱羅爾毫無疑問地被抹黑,愛西斯遠嫁也被說成“為了將巴比倫變成埃及版圖一部分的隱忍之舉”,至於叛國的行為,那是在麻痺拉格修王啊。女王忍辱負重孤身一人潛入敵方大本營,完成高危的侵略巴比倫之舉,多麼值得敬佩!
反觀凱羅爾,非但不是“神的女兒”,還是冒犯神明的罪人,其家族更有挖法老木乃伊的罪孽,打著“尼羅河女兒”的頭銜欺騙廣大人民群眾,法老受妖法迷惑才偏袒她。現在她激怒了神明,事態嚴重,先王的靈魂回來告訴大家真相,要求嚴肅處置盜墓賊女兒的問題。
沒有愛情的愛西斯展現出女王該有的精明,她獻上巴比倫立下大功,現在的身份既是巴比倫女王,又是下埃及的女王,形象更加光輝,妖嬈無限的御姐風情吸引了一大票死忠追隨者,人氣已然超過魯莽殘暴的法老曼菲士。
其實這事很容易理解的,愛西斯以身犯險,在不傷及埃及根本的前提下拿到巴比倫這個大國。可是反觀曼菲士,為了他的私人感情戰爭打了不少場,士兵死的也多,埃及版圖愣是沒擴張一厘米,打完就撤,只為搶回他的女人,純粹在做無用功,毛意義都沒有的說!這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辜負國民對你的期待啊法老王!!
埃及國內政權正迅速交替,曼菲士和密諾斯王帶兵趕到了特洛伊。在此之前伊茲密王子已經帶著凱羅爾來到特洛伊,跟比泰多王和王妃匯合,可惜當時比泰多和特洛伊的戰爭尚未結束,伊茲密也不能開口讓他們主持他和凱羅爾的婚禮。
凱羅爾睡到比泰多攻陷特洛伊的那天,就忽然醒了。得知自己又遭綁架,心裡瓦涼瓦涼,眼淚撲簌簌流下來,壓根就不聽伊茲密王子的深情表白,一個勁地強調“瓦的心只屬於曼菲士,瓦絕對不會接受乃滴”。
伊茲密也惱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躲過重重搜查,從克里特島來到特洛伊,一心想讓心愛的公主感受他濃濃的愛意,沒想到才開口就遭嫌棄,王子的心碎了,碎成一萬片,索性破罐子破摔,表示“縱使瓦得不到乃的心,也要得到乃的人!撈點便宜,總好過平白把乃還給乃老公”!
所以,在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