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一擊。
老皇帝的去世,在戰爭中繼位的新皇帝,對政治和軍事上的雙重困境束手無策,龐大的歐洲帝國,行將崩潰。
趁此良機,麵條軍大發神威,取得了維托里奧戰役的勝利,俘虜了三十萬奧匈帝國軍隊,繳獲大量軍用物資,緊接著向塔利亞門託河前進,直接威脅後撤的奧匈帝國軍隊。
其戰鬥素質和進攻速度,實在讓人跌破眼鏡。
戰鬥至十月底,奧匈帝國軍隊完全喪失了鬥志,帝國上層向協約國發出停戰的要求,並於十一月三日同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德意志失去了最後一個盟友,在奧匈帝國簽訂停戰協議之前,土耳其就已經退出了大戰。
孤立無援的德國,又爆發了基爾港水兵起義,很快蔓延至全國,起義者佔領了萊茵河畔所有的渡口,這種情況下,戰爭不可能再繼續下去了。
德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辭職後前往瑞典,威廉二世也被迫退位,流亡荷蘭。比起尼古拉二世,威廉二世是幸運的,至少,他留住了性命。
此時,華夏遠征軍和美國遠征軍成功突破阿爾貢森林,挺近色當正面。英法聯軍也逐漸逼近,德軍步步後撤,新成立的臨時政府不希望戰爭再繼續下去,向協約國提出停戰。
經過商討,協約國答應了德國的停戰要求。11月11日,雙方代表在巴黎郊外的一列火車上籤署了停戰協議。
六個小時後,在歐洲響了四年多的槍聲終於停了。
接到停戰的訊息,雙方計程車兵都有瞬間的茫然,戰爭,就這樣結束了?
進攻中的聯軍停下腳步,塹壕和掩體後的德軍也站起身,沒有歡呼聲,也沒有痛哭,協約國士兵慶祝勝利的唯一方式,就是彼此擁抱,而德國軍隊在茫然之後,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他們沒有投降,只是遵照命令放下武器,他們並沒有感到自己被打敗了。
唯一例外的只有美國大兵,他們歡呼著,將鋼盔和軍帽拋上藍天,似乎比英法聯軍還要高興。
英國人和法國人在互相擁抱,美國人在拋鋼盔,德國人在茫然中沉默,已經進攻到德軍戰壕前的幾個華夏大兵,從口袋中掏出香菸,遞到上一刻還揮舞著工兵鏟互毆的德國人面前,“抽一根?”
語言不通,動作卻很清楚。
德國士兵面無表情的接過那包香菸,當著華夏兵哥的面,分給了塹壕裡的其他德國人。最後還給華夏兵哥的只有一個空空的煙盒。
兵哥看看煙盒,再看看眼前的德國兵,咧開嘴,又掏出了一盒火柴,“要火嗎?”
在另一處被攻破的陣地中,德國人正或站或坐的吃罐頭,幾個華夏兵哥站在一邊,看著德國人的伙食,幾塊發黴的黑麵包,五六個爛土豆,這就是十個德國士兵僅存的口糧。
兵哥們有不少經歷過災荒年,那時扒樹皮,吃觀音土,都不稀奇。德國人的口糧,讓他們想起了早些年的日子,更凸顯如今生活的珍貴。
“這樣的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個華夏士兵撐著土壁跳出戰壕,“我回去和排長說一聲,咱們那裡還有不少美國佬的罐頭,都給他們吧。”
按照規矩,在德軍撤回國內的途中,協約國士兵要跟隨行軍一到兩天,在此期間,由華夏遠征軍監督的德軍,不只分到了罐頭,麵包,一些香菸,樓少帥還下令,將一些軍用毯子和大衣給了他們。
命令下達,兵哥們執行得很徹底。
華夏遠征軍此舉引起了部分聯軍的不滿,樓少帥的回答相當乾脆,“已停戰,則非敵。”
意思很明白,停戰協議都簽了,就不是戰爭狀態,他願意把東西送誰就送誰,管得著嗎?
歐洲戰火停歇,訊息傳回華夏,廣播和報紙都在第一時間做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