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品茶前注意持杯手勢,我們用拇指、食指夾杯,中指托住杯底,女士舒展開蘭花指,這樣持杯即穩當又雅觀,三根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所以稱為“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是指第一次品茶,茶湯入口時不要馬上嚥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充分翻滾流動,讓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的味蕾充分接觸,以便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這一次主要是品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指再斟流霞是為大家斟第二道茶。現在請大家跟我將品茗杯扣合在聞香杯上,再用雙手將扣合好的杯子翻轉過來,這稱為芙蓉出水。茶道精神最倡導茶人應出淤泥而不染。
二探蘭芷是請大家第二次聞香。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有詩云:“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請大家聞聞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讓人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雲腴;喉底留甘即請大家品第二道茶,這次主要是品茶湯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否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迴腸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後來常用於武夷巖茶的代名詞。三斟石乳是為大家斟第三道茶。請大家再次將品茗杯扣合在聞香杯上,這次我們用單手大幅度的將扣合好的杯子翻轉過來。這稱為白鶴亮翅第三次聞香與前兩次不同,這次我們用口腔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後緩緩從鼻腔撥出,我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為蕩氣迴腸。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悟茶韻這次品茶與前兩次不同,前兩次我們是吸氣啜茶,而這一次我們是咬茶,既將茶湯含在嘴裡慢慢的咀嚼,細細地回味。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茶時說:“品茶應含英咀華,並徐徐咀嚼而體貼之。”其中的英和華都是花的意思,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這泡茶無比美妙的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後再喝一杯白開水。喝這杯白開水時,也應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咀嚼,直到含不住時再嚥下。這時您一定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無窮,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這也反映了人生的一個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七道:茗茶探趣;游龍戲水茗茶探趣重在參與,有空再給你講游龍戲水是看茶葉底,我們夾一片泡後的茶葉放入杯中,接著衝入開水,茶葉在杯中漂浮游動,就像是游龍在戲水。大紅袍屬於烏龍茶類,葉底三分紅七分綠俗稱綠葉紅鑲邊。
第十八道:盡杯謝茶有人曾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清福”。自古以來,人們視茶為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誼的紐帶。最後我以這杯茶敬小紅,祝小紅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茶藝表演到此結束,謝謝小紅觀賞!
',!'
 ;。。。 ; ;
第二十章 十三爺到
小紅目瞪目呆的看著我向她行低頭禮。她愣了好半天,才結結巴巴的說道:“格格,奴婢從未見過有人喝茶還有這麼多的說道,還有格格,那樣的你好美!”
我微笑的看著她道:“格格我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地美”,說完還朝她拋了個媚眼。她說:“格格,我的意思說,不是那種美,是奴婢說不出來”。我笑道:“好了,好了,說不出來就不說了,我問你,你可想學泡茶?可想學剛才我表演的這套茶藝,格格我可不止知道這一套哦,還有好幾套,可想學?”
她急忙點頭道:“格格,我可以學嗎?”,我回道:“只要你願意”。
心動不如行動,我立刻開始教她認識各種茶具名稱,各種茶具的作用,我教的開心,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