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1…1 17:33:25 本章字數:6594
夏正庭病逝,夏家兄弟遵制丁憂,三年後能否起復尚是未知之數,這對平昌侯府,對夏家可謂是性命交關的大事。 但對於大齊王朝,卻是滄海一粟,轉眼便風平浪靜。
臨安百姓的目光,也從平昌侯府的喪事,陳國公府的喜事中轉移到了另一件大事上。
十一月初五是萬壽節,皇上五十五歲壽誕。
按例,三品以上大員,以及內外命婦都需按品著裝,入宮朝賀。
杜蘅天不亮就起床,由著紫蘇,白蘞幾個折騰了半個時辰,才總算是打扮妥當於。
老太太打發了人過來催了三四遍,只好匆匆喝了半碗粥,去瑞草堂會齊了老太太乘了馬車往皇宮去。
來得早,朱雀門前沒有多少車轎,很快便驗完身份,先到華清宮,紫蘇輕車熟路,知道不能再往裡跟進,拉了福兒兩個自去玩耍。
杜蘅和老太太換乘了宮中軟轎進到鳳翔宮等候召見肢。
老太太前幾次都是拜表陳情,是以還是頭一回進宮,不免有些緊張。
杜蘅瞧左右無人,帶著她去到偏殿,自顧自搬了張錦凳:“祖母,您先坐會。”
“這如何使得?”杜老太太四處張望,生怕被人撞見。
“坐吧,”杜蘅柔聲解釋:“還有得等,一直站著,您的身子骨怕吃不消。”
杜老太太不安地道:“寧肯受些累,不可讓人捉了把柄。”
“放心,”杜蘅便抿了嘴輕笑:“這地方偏僻得很,不會有人來的。”
“那就,坐一會吧。”杜老太太折騰了一早上,也確實有些乏了,見她說得極有把握,便半推半就地坐了下來。
杜蘅扯了帷幕,將兩人罩起來,隔出一方靜謐的小小天地,笑道:“以防萬一。”
老太太笑罵:“你個小滑頭!”
祖孫倆相視一笑,隨即陷入沉默。
剛坐下沒多久,忽聽得有人躡手躡腳地進了偏殿,壓低了嗓子在問:“舞陽郡主在嗎?”
杜蘅拉開簾子,探出身子來,見是個看著十分靈伶的小太監,瞧著很是面生,驚訝地問:“有事嗎?”
那太臨端了盤新鮮的瓜果過來,討好地笑道:“世子爺交待,好好照看郡主和老太太。”
杜蘅愣住,俏臉唰地漲得通紅。
蕭絕最近調到了金吾衛,隔三岔五需入宮當值,反沒有以前在五軍忠義營那般隨興,好長時間都不曾去過楊柳院了。
今天萬壽節,金吾衛負責戍衛禁宮,正該是忙得不可開交之時,竟還有餘暇關注她是否入宮,以及何時入宮……
那小太監卻極有眼色,笑眯眯地把果盤往窗臺上一擱:“奴才還有事,先退下去。”
老太太似笑非笑地覷她一眼,慢條斯理地叉了一片切好的甜瓜,咬了一口道:“看不出來,他還挺細心。”
杜蘅心中咚咚亂跳,一句話也不敢答。
時間悄悄溜走,終於等到皇后召見,之後便是冗長而枯燥的宮宴。
蕭絕跟在太康帝身邊,隔著重重的人影,遠遠地朝杜蘅這邊笑了笑,之後便沒再打過照面。
只是這淺淡一笑,已經令她心潮起伏,久久難以平復。
宴後是一些湊趣的餘興節目,上了年紀些的便去看戲,文雅些的便玩投觳,也有些什麼也不玩,三五成群在聚在一起,聊著衣裳,首飾,男人等話題。
老太太一個人也不認識,未免無聊,加上大清早出門挺到現在,精力明顯不支了。
幸得杜蘅掛著她,胡亂用了點飯菜,便找了過來,陪著她往回走。
找了宮女乘了軟轎去華清宮,走到半道上,忽然聽見急促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