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左宗棠故意的。他的算盤是,嚇唬嚇唬朝廷:如果在郭嵩燾的事情上不如我的意,我可就要攻瑞麟了。瑞麟有多少把柄,嘿嘿,我是曉得的;不曉得的是,你們舍不捨得瑞麟?
攻郭的同時,保蔣。
左宗棠在奏摺裡說道:“兵餉兼籌,任大責重,非明幹開濟之才,不能勝任。浙江布政使蔣益灃,才氣無雙,識略高臣數等,若蒙天恩,調令赴粵督辦軍務,兼籌軍餉,於粵東目前時局,必有所濟。”
這話說的!
誰不知道左宗棠目高於頂,一向以諸葛孔明自命?居然稱蔣益灃“才氣無雙,識略高臣數等”,此話之重,真是無以復加了。
朝廷沒辦法,只好下旨:“著浙江布政使蔣益灃,馳赴廣東辦理軍務,兼籌糧餉。”
雖然表面上“准予所請”,但對左宗棠的真正的目的卻裝做聽不懂。因為蔣益灃不論資歷還是能力,都實在難當巡撫廣東這類超級大省之任。
“左騾子”終於發飆了。
左宗棠抓住楚軍將領高連升赴任廣東提督一事,對廣東督撫大加撻伐。
就像關卓凡打平捻匪,把山東、安徽的“提督事”抓了過來一樣,左宗棠打掉汪海洋、李世賢后,把廣東的“提督事”也抓了過來。
一般說來,提督到任,只帶本標親兵即可,但左宗棠說“大亂方平,民心未定,粵省安插降卒,搜誅土匪,善後之事方多,正當留扎勁兵,以資鎮壓”,囑高連升帶本部兵馬赴任。
廣東大起忙頭,仗打完了,廣東卻“永久性”地多出五千客軍,不論財政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很大的壓力。
於是瑞麟諮文左宗棠,表示高連升俺們是歡迎的,至於高部嘛,就別來了。
可叫我捉到痛腳了!
左宗棠立即上書,言辭激烈:
“臣捫心自問,所以為廣東謀者,不為不至,而廣東顧難之!”
“伏思海疆之患,起於廣東,中原盜賊之患,亦起於廣東,當此軍務甫竣之際,有籌兵籌餉之者,應如何懲前毖後,以圖自強?若仍以庸闇為寬厚,以諉卸為能事,明於小計,暗於大謀,恐未足舒朝廷南顧之憂也。”
什麼“以庸闇為寬厚,以諉卸為能事”,基本上等於指著瑞麟的鼻子在罵,就差點名道姓了。
左宗棠的意思非常明白:再裝傻,我就打瑞麟了。
朝廷確實不能再裝聾作啞了。
左宗棠“督辦浙閩粵軍務”,雖然比不得關卓凡“督辦五省軍務”時明詔將五省督撫都直接派做了下屬,但畢竟也是欽差大臣一枚,若果左宗棠真的騾子脾氣發作,對瑞麟指名嚴參,朝廷無論如何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的意見,不給瑞麟處分是不可以的。
但瑞麟又是不能動的。一個是他和聖母皇太后的淵源;一個是他幾乎是總督中碩果僅存的旗人;一個是粵海關向來是內務府的重要財源,有一個聽話的“自己人”在兩廣總督的位子上,很多事都比較好辦。
於是終於遂了左宗棠的願,內閣明發諭旨,“著郭嵩燾來京,以蔣益灃為廣東巡撫”。
*(未完待續。。)
第四十一章 最佳投資目的地
關卓凡眼中,左宗棠這一番“英雄欺人”,算是政治鬥爭的經典之作。而且,除了郭嵩燾一個人倒黴,其他幾方,露面的,沒露面的,皆大歡喜。
朝廷是受了左宗棠的挾制,才不得不去郭。但有趣的是,兩宮也好,中樞也罷,對左宗棠卻沒有生出真正的意見。
一來,是因為西征已經定了左宗棠,現在正是朝廷借重他的時候;二來,是因為朝廷上下都明白,左宗棠脾氣雖然大,但卻不“結黨”。
左宗棠人緣兒不好。慈禧就對關卓凡說過“沒有人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