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定陵的考古發掘,要追溯到一九五五年,當時高層來到十三陵郊遊,陪同的有天都城副市首吳晗和文壇巨匠郭沫若。
大家聊起定陵的事情,越聊越起勁,特別是聊到地宮中埋藏的文物、古書時,更是有著深深的遺憾。
生平除了文學,就只有考古兩大愛好的郭沫若,激動興奮中,更是提出了考古定陵的請求。並且還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會做好保護工作,確保對定陵考古的周全。
郭沫若帶領考古團隊,炸開定陵後,確實讓無數陪葬萬曆皇帝,一同深埋地下的稀世珍寶,展現在了世人眼前。
然而由於這支考古隊伍的專業素養不足,這個時期的技術條件有限,所有出土的文物,都在短時間內迅速氧化,失去了原有的精美,變得漆黑一片。
更令人痛心的是,因為開發時間的不當,境界措施做的不到位,使得考古發掘時,大批周圍的村民湧入陵墓,造成了更大範圍的破壞。
萬曆皇帝和賓妃皇后的棺木,被村民當做柴火燒燬,暴殄天物!
萬曆皇帝的龍袍,這本應該是重點考古研究的物件,可以透過對龍袍的考古研究,瞭解到萬曆皇帝時期,工藝藝術的一個巔峰。可惜卻只能眼睜睜的任由其氧化,無法做出任何挽救的措施!
珍貴的文化典籍,氧化成為灰燼……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令人痛心不已的事情,還有很多。
文物是一個時代人民政治生活的集中體現、智慧的結晶。透過這些,可以使我們瞭解到所在時代的人民生活狀況、工藝技術的發達程度、以及文化的發展程度。
這也是文物的價值所在,它可以透過自身,完整的向後世反饋一個時代,但一旦遭到無法被恢復的破壞,文物就失去了這個屬性。
定陵考古的重大失敗,所造成的慘重損失,直到現在還是整個九州考古歷史當中,一道永遠無法被癒合的傷疤。
所幸的是,經過了定陵的考古失敗,自此之後痛定思痛,考古就換了個角度。在不能確保考古發掘時,能夠對古墓裡的一切,做到完美保護之前,不允許進行考古發掘,等待技術成熟後,再進行。
據說郭沫若一生,最想要挖掘的兩個帝陵有兩個,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陵,和武則天與高宗合葬的乾陵。
始皇帝是誰?橫掃六國、統一貨幣度量衡,一統文字、設丞相、創郡縣,建立九州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自認為功勞蓋過三皇五帝,歷史上才有了皇帝這個尊謂。這樣千古一帝的陵墓,意義之重大深遠,可想而知。
作為九州封建王朝的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的惡女皇帝,武則天的知名度毋庸置疑。據說“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也葬在其中,這可是被譽滿九州的“天下第一行書”,乃九州書法巔峰之作,若是被按絕出來,必將震驚全世界。
只是郭沫若想要開發秦始皇陵和乾陵的請求,並未被同意,這才退而求其次之,選擇了定陵。
也幸虧當時沒被同意……
不然的話,對於九州考古研究的損失,就更重大了。
來到盛達覺杜家族祖宅後,王小濤直接開啟了神眼天瞳的透視能力,現在差不多已經是凌晨一點多鐘,天亮又是在五點多鐘。
想要在這差不多四個小時的時間內,找到盛達覺杜家族藏起來的寶藏,並且安全完整的全部帶走,需要一定的時間。
時間緊迫,耽擱不得,根本沒時間,留給王小濤去憑藉自己得到神眼天瞳的傳承後,所歷練的眼力勁和經驗去尋找。
從老村長家紅薯窖裡面得到的三件寶貝,還有從收破爛那裡得到的銅盆,四件東西里面雖然三件都鏽跡斑斑,但是這並不影響品相完整度,只要用方法祛除銅鏽,就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