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都能綁起來拿鞭子抽的人,抽自己這個無官無職的平民,真的是相當可以的。
而關羽雖然不會如張飛那麼莽撞,但是一會真的抽打起來,想來關羽也是會過來給自己補上一腳的。
劉備似乎猜到了兩位弟弟的打算。於是叫他們二人在草廬外等候,若有半點衝動不敬之舉,現在就可以回去。
二人聽後,雖然不願,但也自然是一下子就老實多了。
不過說實話,就算真的打起來,張飛不可能是葉楓的對手。即便都是凡人之軀,但是畢竟葉楓就是葉楓。到時候,關二爺再插一腳,二人也未必能敵葉楓一招。
不過呢,如果那時候劉備腦子一熱,“三英戰呂布”的熱血激情再一上頭,那麼就“三顧茅廬”的故事也別演了,或者說,也別演給某個人、某個“存在”看了,再來一次“三英戰諸葛”吧!!
隨後葉楓和劉備,進了草廬,分賓主而坐。
葉楓笑道:“看來,將軍在我這裡,等候一月有餘。大雪綿綿,天寒地凍,將軍不怕自己身有不測,被凍死在這裡?”
劉備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國,百姓苦不聊生,備雖未被凍死,卻知這世道,百姓被凍死者不知何幾。因此,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迄無所就。惟先生開其愚而拯救天下危厄,若真能如此,實為天下之萬幸!”
葉楓沒有正面答應,而是輕搖羽扇,笑著回答上一個問題,道:“上次將軍所留書信,亮觀之,深感將軍憂民憂國之心。只恨亮年幼才疏,恐有誤將軍。”
劉備道:“水鏡先生之言,徐元直之語,豈是虛言?那兩位均是世間高人,孔明先生為那兩位重薦之人,備深信不疑。萬望不嫌棄備兵少式微,賜予教誨。”
聞言葉楓又是搖了搖羽扇,笑而不語。
其實接下來的劇情,差不多就該是“諸葛亮”“隆中對”出場的經典場面了。
真正的諸葛亮,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在《隆中對》中 ,分析了未來幾十年的走向,他為劉備設計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連橫孫權,抗擊曹操,再佔據荊州益州,攘外夷,修內政,待天下有變而出師北伐。這個也成為了劉備集團未來幾十年的基本方針政策。
這裡引用下的諸葛亮的原話,是這樣的: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
不得不說,這個《隆中對》是很聰明,但是葉楓卻知道其中有一個最致命的問題,——那就是,這樣的戰略佈局太過於理想化,有些不切實際了。
而且這個問題,也基本決定了,諸葛亮不能幫劉備興復漢室的理想,也決定了季漢那令人扼腕嘆息的收場。
因為諸葛武侯的《隆中對》,最關鍵的一步就是佔領荊州和益州。而荊州和益州是三國時期的戰略要地,若能拿下這兩城,宏圖霸業必然事半功倍。
然而武侯卻忽略了荊州和益州兩處的實際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