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培訓。
最合適的辦法就是先由皇家建廠,一邊投產一邊培訓操作人員,待機械廠擴建完成、紡紗機運轉正常、熟練工人數量足夠多之後再面向全國出售。
那這個廠該建在什麼地方最合適呢?山東與河南都是產棉區,按說是建紡紗廠的最佳地點。可是經過調查好像又不太合適了,棉花多沒錯,可是棉花加工產業並不發達。
產自山東與河南的棉花除了少量在當地紡紗織布,大部分全都運到江南去了,織造成布匹以後再賣到北方,尤以松江府為多。
為啥會這樣呢,原因只有一個,江南的織造業歷來發達,從業人數多、配套產業全,紡紗、織布、染色一條龍,有叢集化發展優勢,造成了產量和質量比北方高且價格適中。
紡紗廠做為織造業的上游,本身並沒有製造成品的能力,主要是為下游織布廠提供貨源。這樣一來的話,把廠建在山東或者河南距離原料來源是近了,可距離出貨的下家卻遠了,不利於產業鏈的運轉。
讓一個新鮮事物被大多數人接受,本身就需要個過程,如果還相距太遠的話,難度還要加高。另外江浙地區歷來是保守派和清流的大本營,如果他們有意抵制的話,機器紡紗就算質量再好、產量再高恐怕也很難被接受。
假如,能拉著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一起參股建廠,不光可以解決產品銷路問題,還能在保守派清流們的陣地上撬開一個小口子,為以後的進一步滲透做好鋪墊,簡直就是一舉三得的絕妙招數。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機器紡紗一旦被接受那就是個非常非常巨大的產業,回報肯定也非常非常豐厚,甚至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經濟。
洪濤是堅決不想讓太多保守派官員插手其中的,免得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可眼下又必須藉助他們的能量進行推廣,所以才想了個折中的辦法。
紡紗廠的股份並不是跟著人走,而是跟著職務走,更像是職務津貼。誰當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誰就拿這份分紅。不在位置上,對不起,本金退給您,從此之後與紡紗廠毫無關係。
這麼做還有個好處,可以把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從敵對立場轉化成合作夥伴。大家有一致的利益了,今後再聊起政策就好溝通了,至少在非原則問題上可以獲得諒解與讓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