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挺有意思,如果洪濤說要恢復三大殿的修復,或者說想在京城某處再蓋個宮殿園林啥的,哪怕把國庫都掏空了官員們並不會玩了命反對。
可是當皇帝說要建設海軍,要利用海洋為國家牟利,甚至還能分給他們一部分利潤時,上到一品大員下到地主士紳,大部分都持反對意見。
面對搞不明白原理的事情,古人慣用的應對之策就是拒絕。至於說為什麼要拒絕,到底有什麼好處,他們不想探究也懶得琢磨。
造成這種性格的原因只有一個,教育!固化的科舉制度,聽上去挺美化,是給底層多一條上升通道。其實這都是忽悠,廣告詞說的好,不看廣告看療效。
科舉了上千年,底層不光沒翻身反而越來越底了,所謂的上升通道屁用不管,反倒是教育出來一大群沒脊樑的文人和更多愚蠢的國民。
實際上科舉制度和被後世文人改良過的儒學一樣,都是統治階級用來維護權力的工具,也是變相的洗腦方式。如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育出來的人腦筋會很靈活,有自主意識,很難把控。
換成一種聲音,再把教材挑挑揀揀、刪刪改改,從小就往腦袋裡灌輸,教出來的基本也就只有一種模樣了,會很自然的認同這些觀念。
而且他們比統治階級還熱衷維護這套體系,誰有反對意見就等於否定了他們的人生,恨不得馬上撲上去撕個粉碎,比對外敵還狠。
“朝鮮那邊的情況如何了?”短時間內洪濤還沒能力改變教育體系,他目前最關心的是遼東戰況。
如果蒙古各部、建州女真和朝鮮過快分出了輸贏,在未來一兩年裡大面積推行新政的計劃就得改一改了,軍事發展重點也得從海軍轉向陸軍,時刻準備在北方邊境大打出手。
“去年建虜優勢比較明顯,入冬之前奪取了新甸堡和寬甸堡。開春之後又奪取了大甸堡,不過傷亡比較多,無力再向南。
到了夏天,朝鮮軍隊展開了反攻,一舉奪回了大甸堡。目前雙方正在寬甸堡一線相持,建虜再不增兵,怕是會把邊牆之外都丟掉。陛下神機妙算,當年的計謀應驗了,果真時間拖得越久對建虜越不利!”
提起建州女真和朝鮮軍隊在寬甸六堡區域發生的衝突,袁可立不得不再次對皇帝的遠見卓識予以肯定。放棄遼東鎮已經很大膽了,又出人出力免費給朝鮮建造鍊鋼爐,怎麼看也不像要挽救大明命運,更像是個崽賣爺田的敗家仔。
可時間剛過去一年多點,實際情況就像一隻鐵手,掄圓了照著反對皇帝遼東政策的官員們臉上呼去,誰反對的堅決大巴掌就打誰最重。
袁可立臉上也捱了一小下,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當年他雖然嘴上沒說,可心裡卻不十分堅定,現在想起這件事臉上還不免有些發熱。
“哪兒有什麼神機妙算,古有二桃殺三士,朝代變了可人心沒變,面對眼前利益很少有人能忍住不拿,更別說拱手送人了。
不過此計只能緩一時,無法保一世。用不了多久,待他們兩方的血流得足夠多時會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就全明白了,到時候大明不光無法當漁翁還會引來成倍的仇視。
所以禮卿啊,你肩上的擔子不光沒輕還愈發沉重了!海軍戰艦要造,陸戰隊也要練,到底是南邊的紅毛番先來,還是建虜北虜先來朕也拿不定。”
被下屬由衷歎服本應是當領導的最大收穫,可洪濤心裡並沒有半點沾沾自喜。這種小伎倆就像是撒謊,只能佔一時便宜無法左右結局。
無論努爾哈赤還是朝鮮國王,能坐到那個位置上的都不是普通人,即便短時間內被唾手可得的利益矇住了雙眼,也不會一直糊塗下去。
任何人在被愚弄、欺騙之後,都會從心底咬牙切齒的恨,就算短時間內無法對大明進行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