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頁)

如有兩隻同樣牌子的筆,一隻是心上人送的,一隻是展櫃裡買的,從物質的角度來講,這兩隻筆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展櫃裡的那隻筆可能用兩下就扔了,但是心上人送的這一隻,卻是死也捨不得沾上墨水。類似情況還有很多,我再舉一個極端點的例子,這一次地震,全國震驚死傷無數,我們心裡很沉痛,但是在地震只前不久,緬甸大颶風同樣奪走好幾萬的生命,但是很多人卻把這個當成一個新聞來看。同樣是失去,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這就是賦予!

賦予在生活中佔有了很大的地位,到處都是,名字,文字,語言,文明,愛情,友情,愛國主義,國界,權力,身份,圖騰,信仰,禮義廉恥,仁孝道德……包括金錢,這些東西都是賦予的結果。如果在秦朝,你拿著一張紙去買東西,不被抓去了連坐才怪,但是我們現在就是在用紙買東西,這個紙的價值就是人為賦予的。最能說明賦予的例子其實是我們的生日。我想實際上生日與每一天的區別都不大。但它就是不同。為什麼?賦予。假如這樣的一種情況,你的父母因為某些原因忘記了你的生日,於是隨便拿了一天當你的生日。假如你不知道你父母在騙你,那麼你也會與其他的人一樣慶祝你所謂的生日的那一天。所以,並不是哪一天很特別,而是你賦予了哪一天涵義!

一個人,老得一塌糊塗,但心中又不接受自己年老的現實!我們是說服他接受自己客觀的看待的年齡問題呢?還是讓他心中相信自己仍然年輕呢?一個人死了,我們是接受他死了的現實呢?還是相信他仍活在我們的心中?假如你選擇了後者,那麼這就是賦予的結果(因為他不可能再年輕,他也不可能真的活在我們心中)。

我講過,對於世界我們做的只能是接受,發現與應用。在這裡還有一個特殊的接受――不接受。換成成語就是‘無可理喻’。並不是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講道理按邏輯才行得通的,這種‘無可理喻’,就是一個賦予!任何我們經歷的事物事件物體,或者是所思所見所感,都會以資料的形式儲存在大腦的某一區域,當事物被儲存的那一刻,就被建立了聯絡,而當資料再次被呼叫的時候,不管這種調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樣的情緒,什麼樣的目的,只要出現第二次呼叫的行為,這種呼叫的行為都被附上了某種含義,這個儲存與呼叫的過程,就可以被看著是‘賦予’。簡單的給‘賦予’下一個定義:‘賦予’就是人為的強制性的給予聯絡――包括精神聯絡,邏輯聯絡,非物質聯絡等等。這也是一張《蘭亭序》模本在我的心裡敵不過一張“於兒”的普通書信的緣故。同樣因為賦予這個行為是帶有相當的主觀的意願在裡面――情緒的波動是相當大的,一個小東西可以讓你感動得要死,一個大東西有時候讓你無動於衷。於是,同一個事物,我可以根據當時的情緒賦予它可大可小的價值。後文中我會講到“付出-得到=0”的公式,但是賦予這個行為讓一個等式給活生生的變成了不等式。比如我付出代價,卻失去了女友,也得到了經驗,我可以賦予這個經驗很大的意義,雖然我失去了女友,但我學會了堅強,我‘得’大與‘失’!我也可以賦予這個經驗相等的意義,我失去了女友,但得到了經驗,無‘失’無‘得’,同樣,我也可以賦予這個經驗很小的意義,就算我得到了經驗,但我失去了“於兒”,再怎麼‘得’也不能償‘失’。這就是‘賦予’的含義。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賦予這種能力很多時候體現在主觀意願上,即我認為某事某物如何如何,或者說,我更願意相信某事某物某人怎麼怎麼樣,正如人死不能復生,但往往我們更加願意接受他們活在我們心中的某一個角落這種說法。賦予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如果有人對這種能力有點陌生的話,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另外一種對這種能力的稱呼,叫做“自

最新小說: 若若曦晨 軒瀾聽風 塔防狂潮,我有無限裝備欄! 綜漫樂隊:我是重力世界的毀滅者 遊戲降臨我有一座新手村 火影:詞條系統,佐助只想變強 鑽石王牌之璀璨未來 心靈診療 海上求生:開局靠空間修仙逆襲了 原神:往生堂客卿之女是帝君激推 重生之音夢翱翔 指腹為婚,總裁的隱婚新娘 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 亮劍:我們不一樣 重生戰錘做神皇 hp命運的禮物 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 重生何雨柱,心狠手辣屠盡院內狗 全民求生遊戲,開局一座小破屋 【HP】布萊克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