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落魄已成翁,讀力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呵呵,徐渭的墨葡萄,這老闆也是個不甘寂寞的人啊!”
徐渭,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他的藝術風格豪邁而放逸,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他的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鄭板橋、齊白石等人就對他推崇備至。
葡萄是徐渭畫的比較多的一個題材,只是《墨葡萄》就有數個版本傳世,浙省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都有收藏,而且,說起《葡萄圖》,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吳迪看到文鑭也湊了過來,就開始顯擺,
“相傳明嘉靖年間,官居別駕的雷鳴陽在淨眾寺後的南山上,由下至頂建造了三座十分精緻的山亭,史稱鳴陽三亭。亭子建好後,就想請一位博學多才的名士,依山景轉換之狀,題寫三座亭名,結果就想到了會稽山陰才子徐渭。
徐渭不負厚望,上山觀景擬名,勞累一天,為鳴陽三亭題寫了“滴翠亭”、“怡心亭”、“觀潮亭”三塊匾額,後見天色已晚,乾脆借宿在淨眾寺中。晚間閒來無事,他就想與方丈對奕一局。沒曾想剛剛踏進方丈室,迎面牆上掛著的一幅《葡萄圖》就吸引了他。他仔細觀賞,精心揣摸,覺得此圖神形皆備,物似現今、栩栩如生,非高手難以繪就,只是如此精美之圖,為何沒有題字落款?
徐渭感到十分納悶,就向方丈請教。方丈就說了:“這是先朝敝寺祖師智淵大師遺作。因他一生喜愛自己栽種的野藤葡萄,又擅長繪畫,故留下此圖,成為本寺歷代傳世之寶。至於沒有題字落款,主要是怕平庸之輩汙了此圖。”
然後就恭維了徐渭一番,懇請他題詩留字,徐渭欣然應命。他凝視著葡萄圖,思慮良久,心想,智淵大師能從山間野藤葡萄中尋覓良種栽培,以其揚名,而我滿腹文才,卻似明珠復土無人識得,只落得懷才不遇,仕途失意,一生坎坷,如今年已五旬,還顛沛流離……想到這裡,不由悲從中來,於是提筆在圖上寫這首名為《題葡萄圖》的傳世名作……”
“好,這位小哥一看就是風雅之士,這個故事我雖聽過不少版本,卻沒有一個有小哥講的完整動聽啊!”
門口傳來一陣喝彩,卻是劉長水帶著他的寶貝到了。
劉長水拿過來的瓷器一共有三件,吳迪一眼就盯上了那件羅漢碗。只見這羅漢碗,通高大約7厘米,直徑約有14厘米,底足大概8厘米左右。造型古拙,碗體撇口,碗沿外侈,深弧腹口,圈足外撇,碗壁上可見明顯的盤築淚痕。
輕輕敲敲,聲音清脆,胎體輕薄,再加上通體內外施滿淡天青色釉,是為標準的香灰胎。
碗底部有三隻細小芝麻支釘支燒痕,碗底中心有乳突,整體釉色溫潤如玉,拂之手感非常細膩、舒服。釉面有細小開片,用20倍放大鏡觀看,隱約可見釉內有許多瑪瑙結晶體,金光閃爍,非常精美。
吳迪將碗看了一遍,然後盯著碗壁釉薄處細看了兩眼,這裡微微泛紅,那是底釉的顏色,也沒有什麼問題。
“薄如蠶翼聲如馨,釉如湖水映青天。不錯不錯,這碗是典型的宋代早期汝窯天青釉羅漢碗,劉老闆藏的好東西啊。”
劉長水謙虛的一笑,不無得意的說道:
“偶然,偶然,這件寶貝得來的實在是運氣啊!”
王豫皖幽怨的看了他一眼,既然吳迪都這麼說,看來這東東真的是正品了。你奶奶,既然是偶然得來的東西,卻張口就問老子要一個億,這不是明擺著欺負我這個碗痴嗎?
吳迪又看了看剩下的兩件,雖然勉強也稱得上是精品之作,不過比這碗卻差遠了,當下問道:
“劉老闆,你這汝窯羅漢碗確實是精品之作,我很有興趣。不知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