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當然不是社會動亂,而是朝廷動亂,這一時期朝廷亂成一鍋粥,而社會上相對平靜,也是唐朝政治制度的一個產物,亂朝廷而不亂天下,也就是這個時候,李氏皇族的倫理關係徹底崩壞,叔叔伯伯嬸嬸侄子侄女之間**都是小兒科了。那些駙馬爺還不得憋屈死?
還好,現在這個時候還是安全的,而且娶的是郡主,不是公主,沒了天家做後盾,無論是誰都會稍微收斂一點兒,更別說夫君還是大唐的重要人物,年紀輕輕就是侯爵的蘇寧,貞觀一朝嫁公主大多是嫁給功臣的兒子,直接嫁給功臣的少。貌似也就薛萬徹一個。李二陛下倒是想把女兒嫁給尉遲恭的,可是尉遲恭比李二陛下都大,怎麼也不答應。
蘇寧也是少有的大唐立國之後的勳貴,貞觀四年才登上歷史舞臺。但是這個速度可謂是火箭一般的速度。連帶著自己的那位有前科的兄長都登上了武邑縣侯左武衛將軍的高位。一門兩子封侯,這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到的。
所以無論是李孝恭還是李二陛下都明白這場婚姻不是不對等的女強男弱的婚姻,相反。拋開蘇寧和李芮涵之間的感情問題來說,反而是蘇寧更為強勢一些,這種強勁的勢頭讓李二陛下都起過要將女兒許配給蘇寧來拉攏的想法,乃至於都已經在心中選好了人選,而能讓皇帝有這種想法的臣子,不是能臣,就是重臣,或者是能臣加重臣,稱之為權臣。
在李二陛下時代蘇寧不一定會成為權臣,但是在李二陛下之後的那個時代,蘇寧極有可能成為權臣,那個時候皇帝都要對蘇寧客客氣氣的,更別說是皇帝的親屬了,臣子的力量太強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有那麼一些臣子,總是能得到一些皇帝的信任,能將大權託付,甚至於壓制皇帝。
這些臣子稱之為託孤重臣,當然,託孤重臣的下場一般都不是很好……除了司馬懿,直接把皇帝架空了,自己掌權,而後大概也是想學習曹操,曹操一生不稱帝,司馬懿也不稱帝,兒子也不稱帝,把稱帝的機會留給了自己的孫子。
總而言之,光是憑李芮涵對蘇寧的感情,這也會是一場幸福的婚姻,再說了,李芮涵也是皇族,李孝恭還是郡王,娶了李芮涵之後,蘇寧就將正式的成為皇族的一員,名字也將記錄入皇族名冊,廣義上來說,算是一家人了,李二陛下多少也放心了一些,只有一家人,才能放心的託付一些權力。
這場婚禮也為世人所矚目,一直以來遊離於核心權力圈子內外的蘇寧終於被正式納入了這個圈子,一個人數不多的圈子,但是確實可以對大唐的任何政策做出決定性意義的決策,任何事情,皇帝都不能乾綱獨斷,一些大的政策,在頒佈之前,一定會召集這些圈子裡的人商議一下,最終作出決定。
蘇寧並不是追隨李二陛下打江山的功勳老臣,沒有那麼多的經歷,沒有那麼多的磨難,自然感情也不深厚,而且兄長還有前科,曾經和李二陛下做對,而且師尊李靖在大唐的處境還頗為尷尬,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保持中立,想兩邊都不得罪,但是也兩邊都得罪了,李二陛下去請他還閉門不見,這樣的話勝利者怎麼會對他有好感?能夠繼續任用他是勝利者李世民的最大寬容,想要進入核心權力圈子?
呵呵,你想得太多了……
蘇寧一出場,就是三大劣勢擺在那兒,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在身上,要是平常人,估計一輩子也翻不了身,但是蘇寧卻用無匹的才能讓李二陛下離不開他,越來越信任他,乃至於讓他做太子唯一的伴讀,還按照他的提議進行了一系列成效卓著的改革,最後還讓他和皇室女子成了親,正式成為了皇族。
他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