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出對方的身份,空間感知對人的身形無比敏感,就好像人的指紋,每個人縱然是穿了衣服,身形也大為不同。
眼前之人云蕭十年來朝夕可見,身形早已熟記於心,他正是雲蕭的師父,嶽不群。嶽不群聽到雲蕭的聲音,也認出了雲蕭,他不想被雲蕭認出身份,卻不知道雲蕭的能力。
師徒二人都認出了對方,又都裝作不知。嶽不群手上出現一柄劍,不是其慣用的君子劍。雲蕭的手上也出現一柄劍,是昔年教雲蕭練劍時,嶽不群送給他的三尺青鋒劍。
雲蕭突然將袈裟扔上一旁的旗杆,嶽不群不明所以。雲蕭說道,“打贏我,劍譜你帶走!”雲蕭決定打醒嶽不群,實在不行,就打殘。
嶽不群目光有些驚訝,聽到雲蕭的話很快也來了興致。自己這個徒弟,除了小時候教他練劍,從未與他真正比過。他知道這幾年雲蕭的劍法大進,勝過自己遇見的大部分對手,然而他還是覺得自己會贏。
嶽不群先出劍,倏地刺出,一連五劍,每一劍都蒼然有古意。如果天門道人看到,一定會震驚,泰山有松極古,秦時曾被封為“五大夫松”,虯枝斜出,蒼翠相掩。泰山派祖師由此悟出一套劍法,“五大夫劍”,劍法招式古樸,內藏奇變,劍法在天門道人手上還不及嶽不群的精妙。
雲蕭曾想過怎麼打醒嶽不群,此刻看到嶽不群用他派劍法,頓時想到一計。看到五大夫劍攻了過來,雲蕭身體斜傾,整個人滑步而過,又瞬間折返,攻向嶽不群,這一招是辟邪劍法裡的飛燕穿柳,招式本身破綻很大,需要靠速度彌補,速度越快,招式造成的效果就越好。嶽不群沒料到雲蕭居然也用其他劍法和自己過招。
嶽不群收劍轉身,身子微矮,長劍斜刺,堪堪趕上了雲蕭這一劍。泰山劍法朗月無雲,雲蕭沒想到嶽不群居然已經練到如此地步了,立刻一觸即退,身體輕若無物。
之後嶽不群又使出泰山十八盤,左一拐,又一彎,越轉越急,雲蕭泰山崩於前而不動聲色,等到嶽不群的劍到身前時,一劍輕揮,本以為會兩劍相交,結果嶽不群的劍刺空了,頓覺不妙,身體借勢微傾,頭上一劍掠過,身體出了一身冷汗。此刻他也認出雲蕭的劍法,使得居然是辟邪劍法中的江上弄笛。
江上弄笛的變招很奇怪,如果將他拆分成兩招還能使出來,但威力就大減。見泰山劍法對雲蕭沒用,嶽不群的劍勢陡然一變。卻是施展出恆山派劍法,然而嶽不群越打越心驚,無論是何劍法,都被雲蕭以辟邪劍法破去,以前在自己看來無用的辟邪劍招,雲蕭屢屢收到奇效。衡山派劍法,嵩山派劍法,嶽不群也一一使出,被雲蕭破的乾乾淨淨。
五嶽石刻上的武功他猜到雲蕭可能會練,如果雲蕭用上面的破解之法,嶽不群還不以為意,但此刻雲蕭用的卻是辟邪劍法,嶽不群整個人頓時著魔了。他為什麼要來奪辟邪劍譜,難道他真的就是個偽君子?
嶽不群的師父曾和長青子一起研究這劍法,但始終不明白其中的奧秘,長青子留有遺言給餘滄海。嶽不群的師父也同樣有。華山派為何會鬧出劍氣之分,這和葵花寶典、辟邪劍譜都有關係。
葵花寶典本藏於莆田少林寺,華山派的兩位祖師暗中潛入少林寺藏經閣,找到葵花寶典後憑著過目不忘,二人開始速記。回去後二人將記下的內容默寫出來,結果對不上。之後鬧出分歧,越變越大,演變成了劍氣之爭。
那默寫出來的寶典後來被少林寺方丈的弟子前來追討,結果他將寶典內容記下,最後創出了辟邪劍法。華山派留存的葵花寶典最後被魔教奪走。嶽不群的師父知道林家的辟邪劍法源於華山派這套葵花寶典,曾告知嶽不群,如果得到這套劍法,有望振興華山派。
這個秘密在嶽不群心中藏了幾十年,如果青城派沒有對福威鏢局下手,或許他還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