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頁)

盛開,鶯蝶飛舞,就自嘲起來:“我是到了桃花源吧?我也做做陶淵明!好笑的是,當年的理想竟是什麼良相、良醫!”又作了一首《定風波》,節缶高歌: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

鶯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

但這種頹廢消極的狀態還沒有持續多久,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就發生了,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國,自稱皇帝,並調集十萬軍馬,侵略大宋。兩年不到,宋朝延州北部的數百里邊寨,大多被西夏軍洗劫或奪去,元昊氣勢囂張,揚言要滅了大宋。國難當頭,范仲淹立刻忘了那個“桃花源”,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強烈要求上前線。大宋朝廷對這場戰爭措手不及,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團,趙禎也舉棋不定,莫衷一是。危難之際,趙禎匆匆召見了范仲淹,先給他恢復了“天章閣待制”的職銜,再榮封一個“龍圖閣直學士”,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防禦西夏。

康定元年(1040)秋天,五十二歲、滿頭白髮的范仲淹,緊急掛帥,風塵僕僕地趕往西部戰場。秋天的邊塞,與繁華似錦、車水馬龍的京都宛如兩個世界:萬物凋零,到處都可見斷壁殘垣、屍骸廢墟、難民流離。范仲淹登高一望,但見斜陽下,寒霜滿地,孤城默然矗立,長煙寥寥,連大雁也不想停留,嗚咽著向南飛。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深夜失眠,挑燈填了幾首《漁家傲》,寄給在京城的歐陽修,開頭都是“塞下秋來”,現流傳下來的卻只有下面這一首: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五代宋初,盛行的都是柔婉綺麗的“花間詞派”,范仲淹的《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氣勢悲壯蒼涼,意境雄健剛烈,可謂是“大宋第一首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歐陽修非常欣賞,讚歎之餘,又戲謔道:“希文,你動不動就是‘塞下秋來’,真個窮苦的邊塞主兒!”

歐陽修到底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文人,無法體會“孤城閉”、“歸無計”、“征夫淚”的苦難、淒涼和悲痛,以為戰爭取勝真的是“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竟然羨慕朋友上戰場“真乃大元帥之事也”,還急切地祝賀他,“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

范仲淹一到延州,便立刻全面檢閱軍務,改編軍隊,開展了嚴格的軍事訓練,並加強防禦工事,在宋夏交戰地帶,構築堡寨;對沿邊少數民族居民,“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來者,推心接之不疑”,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明賞罰。他看到了宋朝軍隊的弱勢,主張以守為主,認為“選兵練將,漸復橫山,以斷賊臂,(西夏)不數年間,可期平定”,事實證明,這個方案是完全正確可行的。他提拔和培育了一批有勇有謀的將領,如狄青、楊文廣、種世衡、郭京、周美、雷宗簡、姚嗣宗、馬懷德、張信等人,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軍隊,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西北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在邊塞屹立起一道堅固的屏障。

在戍守邊塞的三年艱苦日子裡,范仲淹格外思念千里之外的家人。另外兩首流傳千古的小詞,大概就作於此期。

一首是抒寫思鄉之情、羈旅之思的《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最新小說: 重生黛玉清仇錄 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 現代高材生的古代傳奇 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 四合院何雨柱之偷天換日 殘夢遺傷 伊萊克斯亡靈法神 不準叫我氣球姐! 霍格沃茨的命運巫師 原神,身為初代雷龍,我竟被同化 【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 大玩家:第一紀元 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 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 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 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 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 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 魔法辭條 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