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兩側出現了大隊吐蕃人地騎兵。還有一支部隊在包抄在唐軍地後路。
“中計了。”騎兵營長心中一驚,急忙下令撤退。
這真是吐蕃人的計策。吐蕃人在派遣小部隊越境偷襲的時候,在自己的邊境一側,隱藏著大隊人馬。
如果唐軍沒有追擊,他們就可以順利完成襲擾任務。如果遇到唐軍追擊,他們就摟草打兔子,順便伏擊唐軍的追擊部隊。
唐軍此時正在和吐蕃人糾纏在一起,想要撤退沒那麼容易。
騎兵營營長只好壯士斷腕,命令一連斷後纏住吐蕃人,他率領其餘的部隊,向著唐朝境內狂奔。
由於唐軍進入吐蕃境內縱深很淺,此時,吐蕃人的包抄部隊,還沒有能夠形成合圍,唐軍玩命的逃竄,終於在吐蕃人合圍之前,逃進了唐朝境內。
吐蕃人也不追趕,只是用弓箭送了他們一程,隨即去合圍唐軍斷後的部隊。
圍攻唐軍斷後部隊的吐蕃人,足有2000人。騎兵連長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手下被吐蕃人殲滅,卻無可奈何,只好垂頭喪氣的回去報告。
這一仗,唐軍大敗,不僅被抓走的百姓,一個也沒有解救回來,反而損失了將近兩百名騎兵。
最近一段時間,青海軍區司令阿史那洪(皇妃阿史那晴的族叔)接到了不少類似的報告,唐軍在與吐蕃人進行的偷襲戰中,吃了不少的虧。
他早就想進行大規模報復,然而,他已經接到了命令,只准進行小規模的襲擾作戰,每次出動的兵力不得超過千人。必須要等著整個唐軍的部隊,做好了全面戰爭的準備,才能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正在這時,青海郡王諾曷缽回到了原吐谷渾王城伏俟城現在地青海道監察使治所。
諾曷缽是征討吐蕃遠征軍副司令,青海軍區的主要兵力是吐谷渾人,他剛剛投入大唐不久,急於向皇帝陛下表現自己的忠誠,也想在青海道這條戰線上,首先打出名堂來。
諾曷缽和阿史那洪地想法不謀而合,於是決定率先向吐蕃發動進攻。
祁連山的東段,山勢險峻,吐谷渾進入吐蕃的一條主要山谷,有一處極其狹窄,最窄處僅僅只有20米,這裡兩邊怪石嶙峋,有一處突出的岩石,狀似鷹嘴,俗稱鷹嘴巖。
吐蕃人在鷹嘴巖修築了一處關隘,關隘就稱為鷹嘴關。
吐蕃人平時駐紮了200人進行防守,現在處於戰爭狀態,吐蕃人又增加了500人,加強了防禦。
祁連山山勢險峻,但是並非不可翻越,問題是,士兵們可以徒手翻越,但是後勤的各種輜重,是無法翻山越嶺的,因此,為了保障大軍的行動,鷹嘴巖關隘就成為了雙方必須控制的要點。
5月21日清晨,唐軍暫編步兵第31師第一團翻越祁連山東段,出現在鷹嘴巖側後方,他們要繞道去攻擊鷹嘴關。
當他們到達鷹嘴關附近時,卻發現周圍的山上,都出現了吐蕃人的身影。看來,吐蕃人已經加強了防範。
配屬第一團行動的,是飛虎軍的一個加強分隊50名士兵,他們是從飛虎軍中挑選出來的攀爬高手。
看到吐蕃人已經有了防範,為了不暴露戰役企圖,飛虎軍分隊長黃海明和第一團團長哥洛翰商量,部隊就地隱蔽一天,等到夜間發動突襲。
第一團團長哥洛翰同意了這個意見,並派人向指揮部報告。
唐軍現在祁連山上所處的位置,海拔足有4200米,山頂的積雪還沒有消退,官兵們蜷縮在山脊後面,忍受著刺骨地寒風,要熬過這漫長的一天。
然而,這還不是最難過的問題。
第四百四十五章 突襲鷹嘴關
第一團的官兵們是出來執行攻擊任務的,他們除了兵器,什麼都沒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