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雲州擼開袖子一看,已經晚上八點了,不由感慨時間過得真是快啊。不過,因為時差的原因,現在正是美國時間的白天,正是上班時間。所以,葉雲州準備直接把論文先發過去,因為是賈維斯寫的,他百分百相信它,連檢查都懶得檢查了。
這篇論文葉雲州準備發《數學年刊》。
《數學年刊》是國際上公認的四大數學頂級期刊之一,在全球數學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和權威性。
其致力於純數學研究,主要刊登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方面具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涵蓋幾何、拓撲、代數、數論、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控制論、泛函分析、函式論、計算數學、機率統計、運籌學、數理邏輯等眾多數學分支學科。
其發表的論文被廣泛引用,對數學研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影響因子也位居數學期刊前列。
《數學年刊》於1884年創刊,由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與高階研究所合作出版。最初為季刊,後改為雙月刊,每年出版6期。今天是2月6號,如果自己運氣好,很有可能在月底發行的這期就被刊登了。
開啟微軟瀏覽器,找到《數學年刊》的官網,根據官網上的投稿要求,填寫作者資訊和郵箱,花了十多分鐘搞定了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葉雲州總算到了最後一步,點選上傳論文。
狀態列顯示“Submitted-to-Editoria-office,意思是稿件已經送往編輯辦公室,等待某個編輯看到這篇論文後進行稽核,當然時間是不確定的......
伸了個懶腰,葉雲州靠在老闆椅上準備休息一下就下班,突然,眼睛晃了一下,仔細一看,電腦上剛發來一封未讀郵件。
葉雲州仔細一看,特別是看到郵件的標題的瞬間,他愣住了。
他幾乎以為自己看錯了,忍不住小聲默唸。
“what fuck?怎麼可能?”
是美國那邊發來的版權授權協議書。
也就是說他的投稿已經進入到了所謂的“proof”流程。
雖然各個期刊的規則不一樣,但大多數都是在接受稿件之後才會傳送授權協議,就像葉雲州去年投的那兩篇一樣,而這個過程短則一兩天,長則兩三週不等。
哈哈,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的稿件在一瞬間完成了插隊,直接呈現在了期刊編輯的電腦中。
臥槽,難道今天自己被幸運女神附體了?
葉雲州嚥了嚥唾沫,開啟電腦上的郵箱,下載郵箱中的協議書,按照要求籤署了授權協議,將電子檔傳回郵件中給出的地址。
等了幾分鐘,他重新整理了投稿的網頁。
“Under-Review!”
Under Review指正在接受同行評審,一般兩位以上相關行業資深學者對論文進行閱讀評價,返回意見一般分為透過,小修,大修、拒稿。
葉雲州心跳微微快,雖然他知道這篇文章一定會被錄用,但是速度這麼快也是超出了他的理解。
真是沒想到,他的論文剛發過去就透過了技術編輯的格式稽核,即將由專業的學術編輯進行審稿,也就是進行所謂的外審。
一般情況下,技術編輯本身是忙碌的科研人員,而審稿是無償的工作且需要耗費很多精力,因此,什麼時候為學術界貢獻自己的力量完全看心情,碰到比較磨蹭的或者比較忙的,“Under-Review”這個環節卡你幾個月都不誇張。
等待了大概七八分鐘,葉雲州再次重新整理網頁。
這一次,稿件的狀態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不過到了這個環節,接下來應該快了,嗯,看來能趕上二月底的這期。
葉雲州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