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謹言的話來說,這就是“名人”效應。
“先生;小姐,真沒有了。”報童朝幾個青年學生扯了扯裝報紙的布口袋,裡面的確空空如也。
“又沒有。”一個穿著藍色上衣黑色裙子的女學生抱怨道:“我們都跑了快一個上午了;結果都賣完了。”
“不奇怪。”旁邊一個鼻樑上架著圓框眼鏡,穿著立領學生裝的男學生說道:“別說我們了,連我爹都一大早吩咐家人去買這份報紙。”
“鄒先生?”
“是啊。前天有兩個記者上門,說是要為我爹做專訪,他們報出的名號就是《名人》。我爹想知道這到底是份什麼報紙,又聽說這期有北六省樓家父子的報道,一定要我買回去一份不可。”
“鄒先生不是醉心研究,不關心政治嗎?”
“是不關心,但我爹對樓家父子倒是十分推崇,尤其是樓逍,當初他在滿洲里打敗俄國人時,我爹就敲著我的頭,只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男學生略顯誇張的一抹額頭,擺出一副苦臉,“我如果不能把這份報紙買回去,恐怕要被家法伺候了。”
幾個女學生都被他逗笑了。
這期《名人》不只是在青年學生中引起了巨大反響,社會各界,無論是讚賞他的還是敵視他的,也都對樓逍充滿了好奇,再加上特別增加的樓大帥,展長青等人的專訪,這一切的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這期《名人》的熱銷,甚至是脫銷。
“賣光了?”
李謹言得到訊息也略顯詫異,他預料到這期《名人》會賣得不錯,特別吩咐文老闆增印兩千份,卻沒想到會這麼快就脫銷了。
“省內各地,包括京津兩地的報商都希望能再次增印,另外上海那邊很多人也對這份期刊感興趣,三少爺,要不咱們也在上海開家分社?京城不也有臨時分社了嗎?”
文老闆不是第一次提出在上海開分社的事情,李謹言考慮片刻之後還是搖了頭。現在還不行,上海是什麼地方?十里洋場,各國租界林立,水不是一般的深,再加上是宋舟治下,貿然派人過去一不小心就會惹麻煩。要想在上海開分社,至少也要等樓大帥坐上聯合政府大總統的寶座再說。
從京城傳來訊息,南北和談已經大有眉目,北六省提出的聯省自治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援,雖然對中央收回財政和稅收大權還有異議,但在白寶琦搬出中央銀行以及一系列的相關制度之後,反對的聲音也漸漸低了下去。
財政稅收雖然交由中央管著,卻不意味著中央政府能為所欲為,隨意卡地方的脖子。各省督帥手裡的權力勢必要分出一些,卻不會真被削藩,這就足夠了。
見好就收,不雞蛋碰石頭,是不變的真理。
別看這些督帥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真讓他們拼光手裡的家底打一仗,還是輸面比贏面大的,沒幾個人樂意。就像滇軍和黔軍,隔三差五為了芝麻大的事情打一架,川軍偶爾還摻和進去拉偏架,結果是朝天放槍的時候多,傷筋動骨的時候少。還有山東督帥韓庵山,掛著個逃跑督帥的名頭,軍隊也不服他管,照樣活得好好的,還為能繼續當個光桿司令努力奮鬥中……
這些政治上的事,李謹言現在也只能看出點皮毛,再深他就要頭暈了,好在有樓少帥,他告訴李謹言,最遲不超過四月中旬就會出結果。結果也只有兩個,最好和最壞。
“最好的結果是大帥上位。”這點李謹言能猜到,“那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和談破裂,繼續內戰,或者再談。”
繼續內戰?
“怎麼?”
“沒什麼。”李謹言搖頭,樓少帥也說了這是最壞的結果。反正事情到底會怎麼發展,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他再擔心也沒用。與其操心他插不上手的事情,還不如